第12版:金融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9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托公司须进行专业化竞争
翟立宏

经过7年的发展,信托业曾经的政策红利已消耗殆尽。随着资产管理快速发展的浪潮到来,各类金融机构、民间资本都通过资产管理计划、P2P、众筹等形式抢占此领域。

与此同时,信托业前期风险控制薄弱问题开始有所暴露,保证存量项目资产安全成为多数信托公司工作的重心,信托计划能否按预期的收益率和日期兑付备受市场关注,信托公司的声誉风险开始上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信托业过去存在的、现在仍然没有解决的诸多问题,应引起各方关注。

首先,在资产端,大部分信托公司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优势。财富管理的基础是资产的配置与管理,资产管理要求管理人员熟悉其资金投向的行业。只有专注于行业研究,才有可能获得丰厚利润,而目前绝大多数信托公司对行业的把握较弱。过往业务对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涉足较多,但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仅盯住这两个领域肯定是不够的。

其次,信托业一直延续的“刚性兑付”文化成为行业发展迈不过去的坎。原本信托作为直接融资的一种,其优势在于交易费用较低,但为“刚性兑付”的要求,信托公司必须要收取较多的财务顾问费做风险准备,这使得通过信托的交易费用实质并不低。

再次,部分行业的法规条文已经过时,而信托业未能紧跟行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整,导致“法规是一套、市场又是一套”现象的出现,影响了法律法规的权威性。

未来的信托业可能向以下方面突破:

第一,在资产端进行专业化竞争。部分信托公司在某些行业内形成自己的核心优势,通过行业挖掘和整合发现新的业务机会。

第二,信托业务“表外”定性有可能被突破。推出类似于日本信托发展早期的“保本信托”,可能有助于解决“刚性兑付”的问题。

第三,应该降低对资金信托业务,或者说投行业务的依赖度。信托公司的核心优势是提供交易结构安排,可以从单纯的资金融通业务中演化出以融资安排、交易结构安排为主的业务。

(作者系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华澳信托产业金融研究所高级顾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