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门坚持打击污染企业力度不减,在环境监管手段上寻求创新
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是企业“屡罚屡犯”的重要原因
加大处罚力度,让环境违法企业“处处受限”
近段时间,环保罚单频频出现,罚款金额也是不断攀高。在北京市环保和城管部门联合开展的8月大气专项执法周行动中,环保部门检查各类污染源单位1427家,拟立案处罚环境违法单位106家,拟处罚金额约274万元,起士林西餐厅等知名企业被“点名”;而在7月份,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因再次露天进行大面积刷漆作业,领到了北京市环保局开出的首张金额60万元的“二次违法加倍处罚”罚单,这也是北京大气类违法行为处罚金额最高的一张罚单。
“高压”之下企业为何“屡罚屡犯”?如何才能让其坚守环保红线?
环保部门重拳出击
无人机成环境督察新“利器”
屡罚不改的并非巴威公司一家。此前,环保部对脱硫设施存在突出问题的19家企业,开出了总额4.1亿元的史上最大环保罚单。五大电力集团、华润、神华等央企的子公司均上榜,部分企业更是多次登上环保部“黑名单”。
上述被曝光的环境违法企业只是冰山一角。自去年11月以来,环保部采取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现场督察的做法,持续组织每月一次的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共发现环境违法企业3395家。
而这仅是例行环保专项行动的主要内容之一。环保部环境监察局相关负责人接受《经济日报》记者专访时介绍,近年来环保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等部委联合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每年突出一两个主题。2013年环保专项行动除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外,还严查利用渗井等排放废水污染地下水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医药制造企业、对涉重金属排放企业开展“回头看”,全年共检查企业71万多家次,查处环境违法问题6499件,挂牌督办1523件。
同时,在环境监管手段上也寻求创新,比如无人机正成为环境督察的新“利器”。无人机设计人员表示,“有些企业在节假日或者夜间偷偷排污,无人机可以实现全天候、全方位检查。”在前期检查中,环保部已通过无人机的影像获取大量烟尘超标排放、脱硫设施及废水处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等环境违法问题,还发现部分隐藏在山区的土小作坊。
守法成本高于违法成本
停运一套脱硫设施每小时省3万元
即便如此,部分受罚企业仍“屡教不改”,原因何在?
“一方面是因为企业污染取证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是因为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所以不把罚款当回事。”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冯银厂直陈。
在冯银厂看来,包括央企在内的不少企业拿着电价补贴,却在脱硫政策执行过程中弄虚作假,主要原因是除污设备的购置、运行与维护所需要的资金、人力和时间成本远高于被罚款的代价。
环保部环境监察局的相关负责人亦有同感。“目前,我国环境保护领域,‘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他说,企业治理污染需要大量资金,设备投入大,设施运行成本也非常高,尤其是钢铁、水泥、发电等传统行业,竞争激烈、利润率低,如果不运行或少运行污染防治设施,产品成本就可以大幅度降低。所以,有的排污企业安装了污染防治设施但不正常运行,偷排偷放,执法部门发现一次只能处罚一次,企业违规总体上“很合算”。
记者粗略算了一下:上述4.1亿元的环保罚单,由19家企业共同缴纳,平均到每家企业约2000余万元。而按照环保部政策法规司法规处处长李静云的说法,“停运一套脱硫设施,节省成本3万元/小时,”停运一个月便可节省成本2160万元。一些企业不惜违规排放就不足为奇。
处罚力度有待加大
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监督
要避免一些企业“屡罚屡犯”,冯银厂认为,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教育企业树立环境优先的绿色经营理念。这离不开加大环保处罚力度,对偷排企业形成足够的震慑力。
环保部环境监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此需要加大处罚的执行力度,对拒不执行处罚决定的,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同时,推进环境处罚信息公开,对一些恶意违法行为,通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部门,一方面保障公众知情权,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监督;另一方面放大环境行政处罚效果,让环境违法企业因“不良信用记录”而“处处受限”。
这位负责人介绍,除了罚款、追缴排污费等措施,目前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还规定,对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可以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等。新环保法还规定了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对一些环境违法行为责任人可以实施行政拘留,并赋予环保部门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