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8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厚的人民情怀 坚强的中国力量
——云南鲁甸抗震救灾纪实

时间在这里定格: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

世界的目光在这里聚焦: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

一场6.5级强烈地震骤然降临。顷刻之间,大地震颤,山石崩溅,房屋垮塌,生命消殒……

鲁甸之殇,中国之痛!危难之际,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果断决策、科学部署,带领广大军民同灾难展开了英勇无畏、气壮山河的殊死搏斗,显示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力量。

永恒的执政为民宗旨、不变的生命至上理念,灾难中凝聚起伟大的中国力量

鲁甸地震是2000年以来,云南省境内发生的最大地震,震源深度只有12千米,极震区烈度高达9度,与2013年芦山7级地震震中地表震动水平相当。加之地震波及范围广、震区人口稠密、多数房屋抗震性能差,导致人员伤亡惨重。

灾情牵动中南海,党与人民心连心。

得知震情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妥善做好群众安置工作。要求有关方面抓紧了解灾情,组织群众避险,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加强余震监测预报,密切防范次生灾害发生。

“把救人放在第一位”,表达着总书记的深切牵挂,体现着党执政为民、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

4日一早,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代表习近平,飞赴灾区,察看灾情,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灾情就是号令!

国务院工作组紧急赶赴地震灾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慰问灾区群众,指导救灾工作。与此同时,云南省委、省政府负责同志率领工作组火速赶赴灾区。整个应急救援系统迅速高效地运转起来。

时间就是生命!

震后10分钟,云南省武警总队官兵携带各类物资装备向震中进发。震后3个半小时,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全国各分队集结完毕。地震局工作组出发,国家救援队出发,国家卫计委医疗队出发,公安消防官兵出发,通讯、电力、道路抢修人员出发,首批救灾物资启程……

不同的队伍朝着同一个方向集结——鲁甸灾区。不同的人群怀着同一个信念——为了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

绝不放弃,绝不抛弃。各路救援力量谨记总书记“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的重要指示,同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不惜一切代价向震中突进,一场抢救生命、抗击地震灾害的战斗打响了。

有一种信仰叫忠于人民,有一种担当叫挺身而出——

“大家快点撤离到广场,照顾好老人娃娃,快,快!”“党员干部站出来……”

鲁甸县龙头山镇龙泉社区党总支书记唐正云带领干部群众徒手救出15位被掩埋的乡亲,安全转移3000多群众。

“大家不要慌、不要怕,我们活着的人一定要坚强,要团结起来开展自救,党和政府很快就来帮助我们了。”唐正云安慰着受惊的群众。

是的,在地震发生一个多小时后,救援队即赶到了现场。

鲁甸县也行动起来,迅速发动基层党组织904个、党员12536人,投入抗灾一线;巧家县发动基层党组织1680个、党员9600人,及时组织灾情排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

“要始终站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把抗震救灾工作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最大实践,站好先锋岗、争当排头兵……”危急时刻,鲁甸县委发出《致全县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公开信》。

灾难中,共产党人成了群众的主心骨。

有一份天职叫冲锋在前,有一种使命叫义无反顾——

灾情发生后,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闻令而动,紧急出征,昼夜兼程,挺进灾区。30多个小时内,来自成都军区、北京军区、空军、二炮和武警部队的近万名官兵全部到达3个重灾县13个重灾乡镇,全力展开生命搜救和转移伤员工作。

一边是生的希望。山体滑坡,道路严重堵塞,距离震中龙头山镇还有十几公里,车没法开了,部队官兵奉命轻装徒步前进。“救人是第一位的,早一点到达灾区,就有更多的生命希望。”一位军官告诉记者。

一边是死的考验。4日午后,年轻的边防武警战士谢樵,为搜寻失踪受灾群众,在泅渡堰塞湖时被巨浪卷进漩涡……连日来,“寻找谢樵”的呼唤,在互联网上被万千网民转发、跟帖。这是人民对子弟兵的崇高敬礼。8日上午9时45分,噩耗传来,战友在堰塞湖面上找到了谢樵的遗体。为了人民利益,他献出了年仅24岁的生命。

有一种感动叫舍生忘死,有一种力量叫众志成城——

让“绿军装”和“白大褂”同步进入灾区!

抗震救灾工作启动伊始,党中央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把死亡率降到最低,把伤残率降到最低,这是对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理念一次新的诠释。”中国人民解放军304医院院长黄少平说。

报告:鲁甸县城至距震中5公里沙坝村道路已抢通;报告:经过30小时抢修,灾区75%用户复电;报告:无线通讯正在恢复;报告:已有249名防疫人员到达指定位置,防疫工作全面铺开……

抗震救灾是一场“多兵种”的集成作战。

军绿色迷彩服、红色橘色的救援队服、医护人员的白大褂、电力职工的蓝制服……废墟上、山脚下、险境中,无数无名英雄奋战的身影,交织出一道道生命的彩虹。

山还在摇,地还在动。

97、150、175、410、589、617……随着时间推移,统计出的遇难人数不断攀升。

26、32、112、200、600……各方救援力量传来生命的讯息,每一个从死神手里夺回的生命,都更加坚定了人们战胜灾难的信心与勇气。

大灾面前,世界再一次见证了中国式救援的速度。生与死中,诠释着对人民的爱与忠诚。

海外媒体评价说,中国最高领导人“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的宣示,充满着生命至上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高效的应急体系、科学的救灾举措,在与灾难抗争中不断进步

90多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覆盖整个灾区422个抽样点,总行程2万多公里,历时80多个小时……

7日,中国地震局正式发布《鲁甸6.5级地震烈度分布图》,全面完成了本次地震的烈度调查与评定工作。

“此次地震烈度分布图的发布,比汶川地震早了数十天,比去年芦山地震也提前2天。”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应急处副处长李洋说,鲁甸的救援安置工作因此更加科学有效。

从汶川、玉树到芦山、鲁甸……几年间,每一次大灾,都如一场大考,都是一次淬炼。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鲁甸抗震救灾以高效的应急体系、科学的救灾举措,彰显着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前进步伐。

中国式救援体系的能力和效率令世界刮目相看——

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开始调动一切必要资源,政府、军队与社会力量等无缝衔接,呈现出较之以前更为成熟的救援流程与更加高效的协同模式。

优化救援体系的另一个显著特点,表现为以地方为主,进一步形成统一指挥体系,将各方救援力量纳入,地方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救灾需求,中央有关部门全力做好协调保障。

美联社报道称,仅仅几小时,食品、帐篷甚至4G通信网络都送到了灾区,一个迅速发展的中国正用痛苦的经验和巨大的资源来应对眼前这场天灾。

先进的技术装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武警部队首次运用四旋翼无人机,对灾区全貌及救援实况进行俯瞰拍摄,为救援工作提供高效准确的信息参考;首次大范围搭建地震现场指挥调度平台,使救援力量调度更加精准有序;自行式炊事车、应急通信卫星、应急通信车……高科技的应用,实现了以往“人海战术”无法企及的目标。

曾参与过汶川地震、彝良地震和芦山地震疫情防控工作的云南省疾控中心主任陆林介绍,这一次灾区的卫生疫情防控工作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和网格化管理。

“具有专业检测能力的防疫车直接到灾区现场开展工作,使得监测手段和检测能力明显提高。”陆林说。

新的备灾模式为救援和群众转移安置赢得了宝贵时间——

鲁甸地震后10分钟,云南省民政厅向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和曲靖市的救灾物资储备库同时发出调拨指令。当晚,部分物资运抵灾区。

“调运物资的速度更加快捷,是此次救灾工作的一大特点。”民政部救灾司司长庞陈敏说,救灾物资储备点距离灾区越近,越能保障救灾物资及时调运到位,以最快速度保障受灾群众的生活。

“这得益于国家综合性投入的加大和体系机制的完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谷长岭说。

社会组织参与救灾更加专业有序——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对有序做好支援云南鲁甸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进行专门部署。

进入灾区的社会救援组织,运用专业知识、设备和人力,统一有序地参与到抗震救灾中。

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负责人郝南认为,民间组织的目标就是协助配合政府,关注政府顾及不到的一些方面。

在鲁甸灾区,中国红十字会(云南)大众卫生救援队的队员们忙着搭建简易厕所。一个个占地约1.5平方米、高约2米的简易密闭厕所,解决了灾区群众和救援人员“方便”的问题,更可以有效避免疾病传播,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专业救援队伍负责灾区厕所搭建,这是在经历多次灾难考验后收获的宝贵经验。

全社会面对大灾时愈发从容、自信、理性——

人们心系灾区同胞的安危,为鲁甸加油,为生命祈祷。根据以往地震灾害的救援经验,越来越多的人懂得,仅凭“一腔热血”蜂拥至灾区,可能事与愿违。互联网上,网友们探讨在地震中如何自救,如何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媒体上,对救援进展的高度关注中,多了一些对防震减灾的深入思考。

“尽管历次地震都带来严重死伤,但人们也看到了国家越来越强大的救援能力,看到了党和政府不断提升的执政能力。”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认为,这种成熟理性的心态,来自于人民对党和国家的信任。

不屈的精神品格、热切的生活希望,在震后的废墟上顽强跃动

“爸爸不哭,我也不哭,我们都要好好的。”

龙头山镇龙泉村的废墟上,失去亲人的10岁女孩刘候蕊,紧紧依偎着爸爸刘家礼,轻轻拂拭父亲脸上的泪水。她拉着父亲:“我们回去吧!”

鲁甸废墟上,倒下的是房屋,升腾的是不屈的精神。

越来越多的人为灾区“加油”:鲁甸不哭!云南坚强!

鲁甸抗震救灾以来,救援人员不怕牺牲、连续奋战;灾区人民守望互助、团结一心;全国人民不离不弃,八方支援,再次彰显了中华民族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的伟大品格。

有这样一位武警战士。他家所在的村庄在这次地震中受灾严重。尽管近在咫尺,他却一直没有回去看看。救灾间隙,武警曲靖支队战士王天贵抬头望着山堑对面的银屏村,残垣断壁满目疮痍。他指着一座小山头,对战友说:“我家就在山后面。”

有这样一位饭店老板。5日凌晨,鲁甸县小寨镇大坪村顺风饭店的老板和老板娘早早起床,准备了两大锅面条,招呼过路的救灾人员和志愿者吃早餐。这次是他们开饭店以来煮得最多的一顿早餐,免费提供给每一个需要的路人。

“你叫什么名字?”有人问老板。

“我叫杨家帮,国家的家,帮助的帮!”

有这样一位少数民族兄弟。“在电视上看到灾区的同胞们缺粮食、缺水,我心里特别着急!”“切糕王子”新疆小伙阿迪力·买买提坐在满载一万斤切糕的货车上,从长沙焦急地奔向1000多公里外的鲁甸。

阿迪力说,切糕保存时间长,热量高,特别适合灾区的同胞们食用。

家国情怀的人间大爱、灾难面前的坚定从容、共克时艰的戮力同心……这是血浓于水、心心相印的情感,这是和衷共济、多难兴邦的力量!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华夏儿女血脉相连,以不同方式传递着人间真情。“我们都是鲁甸人!”熟悉的口号又一次响彻中华大地。

从个人到企业,从机关部门到社会团体,从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到海外侨胞,无论路有多远、山有多高,一批批救援人员,一车车救灾物资,一笔笔爱心捐款,汇聚成爱的长河,源源不绝涌向鲁甸——

这中间,我们看到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82岁老人荣治芳,步行3公里来到当地捐款点,将自己的500元捐给鲁甸地震灾区。我们看到,上海小学生陆轩宇将储蓄罐中的硬币倒出,为鲁甸地震灾区捐款34.60元……

地震撼动了中国的大地,摧毁了千房万屋,但撼动不了中国人不屈不挠的坚强,动摇不了中国人守望相助的信念。

“不要害怕!”“我们一起不放弃!”地震当天,被瓦砾掩埋的两名孕妇,在黑暗中手牵着手,不断相互鼓励。希望战胜了恐惧,生存的信念在废墟中涌动。

这信念,来自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灾难中一次次有力的救援行动,人民对国家充满信任。

这信念,来自于昔日从废墟上拔地而起的一座座新城,人们对重建美好家园充满了信心。

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灾难阻止不了民族前进的脚步。举国动员的生死营救,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拥有这些坚实的内核,中华民族必将历经苦难而生生不息,不断迈向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

哀伤尚在心头,希望已然铺展——

最让火德红乡张兴晏夫妇高兴的是,家里筛选花椒的风柜在地震中没有被砸坏。张兴晏年迈的妈妈一上午摘了整整一箩筐花椒。“如果日头好,这样晒两天就可以卖了。”乡政府所在的街上,一些餐馆也正式开业了。一位加工牛车车架的老师傅也打开了木工机械,他说,已经有好几个乡亲向他订购牛车车架了。

生者生的勇气,是对死者最好的祭奠。废墟之上,顽强的灾区人民凝聚起一股磅礴力量。

大山深处的鲁甸,一丛丛山花椒,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用串串果实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力量在凝聚,希望在延伸。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万众一心,科学救援,一定能取得这场抗震救灾的胜利。(新华社北京8月10日电)

(抗震救灾特别报道见二版、三版)

上图 地震发生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第一时间进入灾区开展救援。这是武警救援队伍在鲁甸县龙头山镇龙泉村废墟中搜救被埋群众。

本报特派记者 赵 晶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