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综 合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4年8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
本报记者 牛 瑾

在不大的南开园内,大中路尽头的化学楼的上端、新开湖东南侧校友捐建的石碑上、记录着历史沧桑的校钟面北的一侧,都可以看到相同的八个字——“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是南开大学的校训,也是南开大学的“育人之纲”与“精神之气”。

早在南开初创之时,严修便提出了“尚公”、“尚能”的主张,并在办学过程中一直践行“公能”二义。1934年,在总结办学经验的基础上,老校长张伯苓化《诗经·鲁颂》中“允文允武”为“允公允能”作为南开校训。他明确表示,“允公”是大公,要发扬集体主义的爱国思想;“允能”是做到最能,要具备现代化的理论才能和实际工作能力。也就是说,南开的学生要同时具备爱国爱群之公德与服务社会之能力。

1944年,张伯苓在“允公允能”的后面又加上“日新月异”,要求“每个人不但要能接受新事物,而且还要能成为新事物的创造者;不但要赶上新时代,而且还要能走在时代的前列”,由此形成了南开大学的完整校训。

如今,创办于1919年的南开大学即将迎来95华诞。一代又一代南开人对于“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校训的理解,也在传承中日渐深刻。

作为南开大学点滴发展的见证者,年近百岁的申泮文院士仍会向学生讲解“公能校训”的要义。他告诉学生,南开之魅力,在于“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出英才”。作为一名“日新月异”的南开人,他80岁开始学电脑,85岁凭借《化学元素周期系》多媒体教科书软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90岁开设博客。他的博客主谈教育,已成为南开大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

“我还记得入学的第一课,就是听老师们讲解校训的含义。”在南开园取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刘堃,如今已是南开大学文学院的讲师,她也开始给自己的学生讲解“有‘公’在心,有‘能’在身”的意义。“我更希望他们从校训中理解到创新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创造能力。”刘堃说。

当然,除了传承,“公能校训”其中之味,还在于践行,在于将自身能力付诸改造社会、振兴民族的实践。

今年是研究生支教团对口服务阿勒泰地区二中的第11年,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聂际慈就曾经在那里与当地学生朝夕相处。“比起资金上的支持,西部地区发展更需要人才的支撑。虽然一年的时间很短,但能用自己的所学所感帮助孩子们开阔眼界,我本身也很有收获。”

南开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张健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虽然“公能校训”自确立至今已有80年了,但现在看来仍具有现实意义。南开大学也会继续丰富其内涵,让“公能校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南开表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