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 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8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扶贫如何更精准
——贵州省铜仁市采访记

贵州铜仁市深藏在黔东北连绵的大山里。这里属于武陵山连片贫困地区,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区之一。

铜仁市委书记刘奇凡告诉我们,扶贫工作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一个是怎样更精准。我们走访印江、江口两个县,看到铜仁市通过机制建设正在让扶贫更精准。

铜仁大大小小的村庄散落在茫茫大山里。谁家贫困,哪户需要帮扶,村干部知道得很“精准”。印江县新寨乡新寨村党支部书记陈伦勇说,“我们清楚村里情况,但没有办法,有了金融扶贫政策,才找到一条路子”。现在,他带头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从国家开发银行贷款50万元,发展茶叶种植和加工。他高兴地告诉我们:“合作社带动了2000多人,不少都是贫困户。我们最大的愿望是金融扶贫力度再大一些,期限再长一些。”

印江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罗晓燕介绍,自2012年以来,该县探索金融支持产业扶贫,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扶贫项目。目前,印江已获首批授信产业贷款1.2亿元,用于支持全县茶叶、绿壳蛋鸡、食用菌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带动全县4018户参与产业发展。

这套机制的好处在于,既找到了需要金融支持的农户,也保证了资金安全。我们在印江县看到,乡镇、村信用小组在公开栏建立公示平台,公示用款人的姓名、额度、期限、用途等。

谁家需要钱,谁贷了多少款,村干部最清楚。信贷情况在村里公示,也可以发挥相互监督作用。这套机制发挥了村干部“知情”作用,保证了金融政策扶贫“精准到位”。

金融扶贫最重要的是找到与优势产业深度融合的路子,在机制上确保资金安全运行。铜仁的办法是以县为单位,建立管理、融资、担保、公示平台和信用协会的“四台一会”机制,对贷款使用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确保信贷资金安全使用。他们通过贷款贴息建立政府、银行与借款人三方之间的利益纽带与风险防范机制,确保项目高效运行和资金安全。

这个管理模式实际上实现了金融机构与贫困户的有效对接,把散落在村庄里的贫困户“捆绑”在了产业发展的“战车”上,使金融支持发挥“精准”作用。铜仁市扶贫办的同志介绍,截至2013年底,铜仁市已有7个区县与国开行贵州省分行建立金融贷款合作关系,共获授信资金30亿元,以7000万元财政资金贴息,撬动国开行发放贷款13.2亿元,取得18.86倍的放大效应,助推了全市扶贫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和茶叶、畜牧、中药材、蔬菜及乡村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他们探索形成的“政府选择重点产业、金融资金跟进扶持、多措并举防范风险、政银企农四方联动”的扶贫方式,被称为“铜仁模式”。

铜仁扶贫工作既努力找到需要帮扶的贫困户,还通过机制建设“精准”找到有能力扶贫的“人”。他们盯住的是有能力的党员干部。铜仁市组织部门结合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开展了“民心党建”活动。这项活动在各个地方都有创新。我们在江口县看到,他们开展城乡支部联建活动,按照党群部门帮弱村、经济部门帮穷村、政法部门帮乱村、科技部门帮产业村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安排118个企事业单位与103个村(社区)结成帮扶对子。

闵孝镇鱼良溪村党总支书记杨再炼深有感触地对我们说:“党员发动起来,作用还是蛮大的。”

2009年以前,这个村产业发展是一张白纸。杨再炼引来外地商人种西瓜,他自己带头,发动党员一起种。党员干部成功了,群众才跟着种,村干部无偿提供技术、联系销路。现在,全村果蔬种植2360多亩,打造出了一张产业名牌。

据了解,今年以来,县里城乡联建部门已经帮助村庄制定发展规划217个,帮助发展村级产业196个。自开展“民心党建”活动以来,铜仁市党组织或党员领办的专业合作组织有1338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