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7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船员规模全球第一 结构失衡亟待解决
本报记者 冯其予 薛志伟

截至2013年底,我国注册海员已达57万余人,位居世界第一。在以“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海员服务发展”为主题的2014中国航海日论坛上,与会专家对目前我国海员群体的现状和前景作了深入探讨。

“意大利‘歌诗达协和号’、韩国‘岁月号’等一系列最近的航海事故再次提醒国际海事界,要更加重视‘人’的因素,并采取实质性行动非常重要。”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肖家宝在发言时指出,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海员队伍,是中国航运健康发展的前提。肖宝家强调,尊重海员、重视海员,应是航运业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船队规模得到空前发展。目前,我国注册船员规模居全球第一,外派海员近12万人次,居全球第二。不过,我国海员结构失衡已相当突出,船长及高级船员总量偏少,仅占注册海员总数的35.5%;船长和高级船员各职务间的结构也明显失衡。此外,海员流失率增高,无序流动加剧,海员职业吸引力明显下降。

对此,山东海事局副局长王海宇认为,我国船员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是由国家法规标准不健全、政策扶持缺位、政府市场监管不到位、船员管理模式与市场发展不适应、社会组织不成熟等方面的原因引起,需要在船员市场发展过程中不断矫正。王海宇认为,我国政府应逐步从重监管、轻服务的管理模式中走出来,不但要注重管理市场,还要注重培育市场,逐步实现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相结合的船员管理体制,不断提高船员素质。

此外,中远对外劳务合作公司总经理王刚也谈到,海员个税负担沉重、社保缴费不够合理、政府多头管理,少数航运企业操作不够规范,忽视海员权益的保护,使得海员的切身利益不能完全得到保障。

大连海事大学副校长刘正江则表示,对于我国海员事业发展,在法律制度建设、人才管理模式、劳动权益保障等诸多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海员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社会对海员事业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为此,他呼吁有关方面从海员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出发,梳理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系统整合国内各部门执法权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