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雾霾频袭的缘故,“吸氧”近来成了一个时髦词汇,不少人在家自备制氧机吸氧,制氧机也因此成为不少人送礼的选择。不过,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出消费提示,指出制氧机应在医生指导下购买和使用,目前尚无证据证明吸氧对正常人具有保健作用,相反,不适当的吸氧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吸氧神话”并不孤单。尽管有过太多包治百病的“保健品”骗局,最终被戳穿得体无完肤,也有太多的上当者后悔不迭,但这并不影响每隔一段时间,便总有“新品”忽悠世人。“保健神话”的生命力何以能如此之强?简单地归咎于公众警惕性的缺乏,对于保健骗术不长记性,频频上钩,恐怕也未必公允。
事实上,相比“吸氧神话”之神,正规卫生保健服务缺位,公众的保健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才是让“保健”骗局吹又生的真正“春风”。而这个缺口,还不仅仅是保健资源缺乏。由于保健本身并不能直接产生效益,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于预防保健工作有意无意地忽视,医疗体制本身所固有的“重治疗,轻保健”,何尝不是在为各种“保健神话”推波助澜?
一言以蔽之,各类“保健神话”其实绝非从天而降。相比戳穿“吸氧保健”这类骗局个案,或许更需追问,“保健神话”究竟是如何炼成的?为何总能改头换面风靡一时?正规的保健服务究竟能从哪里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