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金融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放开银行准入需编好安全网
刘 溟

与民间资本热情汹涌不同,在设立纯民资银行等市场准入放松的问题上,学界与监管机构反复强调的是要健全金融安全网。

所谓的银行业金融安全网,在成熟市场基本包括有限制牌照、存款保险和订立生前遗嘱三种制度设计。

这其中,存款保险和订立生前遗嘱制度,指向都是保护存款人权益,而有限制牌照制度的指向则是通过限制银行的经营范围来控制风险范围。

这些制度的设计,尤其是有限制牌照制度,从表面上看,是给银行业加上了诸多限制,似乎与市场化、自由竞争的指向并不一致,但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你家门口超市的负债率超过90%,它会被认为是一个有风险的企业,但假如一家银行的负债率是90%,它会被认为是一家非常安全的银行。这种特质,是银行这种行当被认为是高风险行业的原因所在。同时,因为银行业的经营中牵扯面广,不但涉及千家万户的储蓄者,还涉及众多其他金融机构和企业,一家个体银行出现风险问题,很容易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风险扩散。

正是因为银行的这种特质,导致了世界范围内对银行业的特殊监管政策。从中央银行制度到存款保险制度再到生前遗嘱和有限制牌照制度都是为了防范银行风险而出现的。从成熟市场银行业的发展历史看,每一种“限制”规则的出现,都是在风险事件之后,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历程,对于后发的我们来说,大可以吃别人的“堑”,长自己的“智”。

就市场经济而言,所有的规范和制度,目的都是不是管制,而是促进市场的力量发挥作用,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所指出的那样——“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这意味着政府在给银行业编制好安全网的同时,要考虑如何弱化先前行政化的管制方式,这样才可以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老问题。

比如说,对于银行坏账核销问题的管理。

虽然近几年我国银行业的利润水平始终很好,但是市场各方对于中国银行业经营水平的“担忧”和质疑从未消失过。

这其中,最常被业界拿来说事的就是中国银行业的利润虽然很高,但是不良贷款余额也在增加。这种情况被解读为中国银行业利润虚高。

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拨备是用来应付坏账的,有了不良,可以用拨备资金冲销。我国银行业的拨备数据从2013年的情况看,全行业已经接近300%,这已经是监管机构硬性要求的两倍,是什么原因让银行一边超额拨备,一边看着不良余额增加而不冲销呢?

在财政部2010年下发的《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中,500万元及以下的单笔贷款呆坏账,银行可以自主核销。但这类核销在国税总局的规定中,并不能在税前完成,这意味着坏账自主核销的话,银行不但要承担贷款损失,还要承担高额税费支出。税前核销与税后核销虽然字面上只一字之差,但是对于银行来说,这其中的成本差异巨大。

诸如此类问题,银行在经营中还有很多,在政策和规则制定的过程中,强调金融安全网的同时,这样的行政管理手段是不是也可以改改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