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财政收支矛盾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去年四季度开始,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任务加重,以及宏观经济增速回落,财政收入进入较低增长期,财政收支矛盾凸显。
“一方面,财政支出压力和人口数量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我国有13.6亿人口,人均财力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另一方面,人们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说。
“比如,农村医疗保险从起初的人均数十元增至现在的200多元,支出标准大幅提高。在原本人均财力不充足的情况下,收入增速放缓、刚性支出大增,必然导致收支矛盾。”白景明表示。收支的紧张情形,从2013年预算中8%的收入增速、10%的支出增速、12000亿元的收支差额等数据即可看出。
如何在保障财政收支平稳运行的同时优化税制结构,稳步增强财政和税收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化税制改革。特别是通过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不仅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还以不断优化的支出结构保障重点领域的发展,以逐步完善的资金管理提高每一分钱的使用效率。这些改革措施,在稳定经济增长、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前3季度,企业所得税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尤其是9月份同比增长49.5%。与此同时,营业税增速放缓,前3季度同比增速回落,9月当月甚至出现负增长。税种之间“有升有降”的重要原因,是由于营改增导致部分税源转移,同时也是经济回暖,企业转型升级效益显现、经营状况改善带来的。
“今年,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契税、车购税等为主体的直接税将接近30%,达到历年来比较高的一个水平。经济增长整体放缓的形势下,在适度减少间接税税率和比重的同时增加直接税比重,是未来税制改革的大方向。”白景明说。
税收结构的优化,不仅体现在税种之间的调整、直接税比重提高上,还体现在商业、现代服务业、金融等行业税收总额占比提高。这些行业税收增长,说明消费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强,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税收增长效应越来越明显。
税收结构优化也增强了财政发展的原动力。今年全国财政收入在经历阶段性增速放缓之后,回升迹象明显:第一季度增长6.9%,第二季度增长8.1%,第三季度回升至11.2%。其中,中央财政收入一季度为负增长,二季度转负为正,三季度实现大幅上升。财力的有效供给,保障了财政的支出进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收支矛盾。前11月全国公共财政支出114697亿元,同比增长9.3%。从支出结构看,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事务、节能环保支出增长较快。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目前,要妥善做好下一步财政收支安排及相关财政政策布局,最重要的是必须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实的财政支撑。
经历了长达近20年的高增长之后,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速进入换挡期,财政收入增速也有所放缓,这是符合规律的经济现象。我们要以“过正常日子”的理念承受住财政收入增速换挡的压力,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市场的自我调节留足必要空间、提供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