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管斌、通讯员曹长兴 袁致甲报道:4万吨高吸收性树脂项目开工建设后,山东昊月树脂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志亮还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每天不到工地上跑几趟,他心里就不踏实。作为国内该行业首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生产线,该项目建成后,昊月公司将成为利税过亿元的高成长性企业。
“这个项目是企业跨越发展的关键,按照这个进度,早日投产没问题。”在项目施工现场,杨志亮告诉记者,成立之初的山东昊月,受政策、资金、持续科研能力等因素制约,企业只能“小打小闹”。转机来自山东章丘对产业转型的强力推动。
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章丘市突出工业先导,坚持“抓大不放小、抓新不放老”,实施“小微企业进规模工程”和“131”工程(重点培育十大龙头企业、30佳企业和百强企业),设立2000万元工业发展基金、3000万元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强对企业的分类指导和政策扶持;市财政列支950万元重奖突出贡献企业和企业家,促进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中小企业迅速成长。
在政策的强力推动下,章丘一批新兴企业崭露头角,华凌电缆成为我国唯一的第三代核电站用电缆技术转化合作单位,圣泉集团隔热保温材料连续应用于航天飞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和电子信息成为了该市新兴产业,占章丘工业产值比重达到11.3%。
新兴产业方兴未艾,传统产业老树新芽。作为“铁匠之乡”,章丘机械制造、铸造锻打、建工建材等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没有落后的产业属性,只有落后的生产设备、工艺水平和技术标准”,章丘提出,要辩证看待传统产业,包袱变财富。章丘每年用于技改的投入都在50亿元以上,并形成了以两个国家级技术中心为首,12家省级和40家济南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为支撑的4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在技术创新的支撑下,交通装备、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等已成为章丘稳定的主导产业。
产业升级需要“氛围保障”。章丘完善政务大厅“一平台、四中心”运行机制,建立内外资注册审批、基本建设项目审批和便民事项办理3条“快车道”,严格落实企业宁静日制度,全面推行窗口首席代表制,实施建设项目“一口收费”、并联审批服务“一表通”,审批时限缩短近60%。
从签约落地到第一台整机顺利下线,济南柳工机械再制造有限公司只用了8个月。年初,该企业负责人在章丘政务大厅“一口收费”窗口办理项目相关手续,他拿着手续办理明白纸说,“表格上列得清清楚楚,我该交啥钱,交多少,怎么交,一下子心里就有数了。”
借助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今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银江科技集团“中国智谷—明水科技园”等21个优质项目相继落户章丘,投资额达345.6亿元。截至10月,章丘市的工业投入已占到济南的45%,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实现了两位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