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港澳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香港广告牌的启示
刘亮

在香港乘坐公共轮船横渡维多利亚港,可以看见尖沙咀和港岛两边的摩天大厦楼顶,很多都矗立着巨大的广告牌。这个地段和日本东京的银座、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并列为世界四大广告黄金地段。

在香港回归祖国前,来这里打广告的多以外国企业为主,耐克、苹果等公司广告牌都曾长久矗立在大厦楼顶。15年过去了,海尔、TCL、中钢、五粮液、茅台、建设银行,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广告牌赫然矗立在鳞次栉比的楼群中。

香港户外广告牌的变迁,是世界各国企业实力此消彼长的写照。中资企业广告在香港的增多,既是企业实力提升的结果,也说明了香港与祖国内地经济关系的日益密切。

香港回归祖国后,挺过了亚洲金融危机和非典疫情,并在持续至今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保持繁荣稳定。其中,中资企业是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

内地资本到香港经营,可以追溯到1872年。从清朝同治十一年间在香港设立轮船招商分局(今香港招商局集团前身)开始,至今已有140年的历史。其他几个老牌的中资企业,如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中国旅行社、华润公司,也分别有95年、74年和64年的历史。

到1997年,香港中资企业数量在1500家左右。如今,植根香港的中资企业数量达到3375家,总资产规模达到10.2万亿港元,净资产3.3万亿港元,与1997年相比,总资产增长了5倍。

就涉足领域而言,中资企业遍布金融、建筑、钢铁、地产、制造、运输、贸易、物流、旅游、文化、科技、教育等多个产业,可以说融入到香港市民的生产生活每个环节。

——物资供应方面,中资企业一直担当着香港市场鲜活冷冻食品主要供应者的角色。东江水占香港总供水的75%以上,内地供应的活猪、牛、鸡占香港总供应量的70%以上,中资企业分销的各类成品油也占香港市场总销量25%以上。

——金融方面,中资银行的发钞量、存贷款量占全港市场的20%以上。截至2012年4月,在香港上市的中资企业市值占香港联合交易所总市值的58.7%,成交额占整体比例的70.8%。中资企业还为香港特区政府贡献了11%的税收。

——建筑物流方面,中资企业建筑工程量占全港市场四分之一,中资企业的船舶吨位数、集装箱吞吐量占全港三分之一。

——吸纳就业方面,中资企业吸纳香港员工5万多人。每逢经济动荡时,“不裁员”是中资企业的典型标志,彰显着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

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资企业与香港的关系将更为密切,对香港的繁荣发展将发挥更大作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