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发展模式。实践表明,文化创新发展亟需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迎接以市场为主导的“改革大考”。
文化体制改革的“指挥棒”
长远发展的关键,在于改革创新。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水平和区域内文化资源、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能力及消费潜力等客观条件密切相关,但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市场思维。政府具备市场思维,明晰政府的角色定位,便可以以“资助”代替“投资”,以“采购”代替“生产”,通过“特殊管理股制度”等机制的设立,创新政府参与方式,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管理与服务;企业具备市场思维,按市场需求变化进行战略调整,便可以以多种主体、多样渠道为发展战略,加强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投身文化市场,以“公司治理”建立“公司标准”,以“制度建设”促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以科学合理的生产、消费观念和行为,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人民群众具备市场思维,坚信奋斗创造未来,实干成就梦想,便能够激活文化创造力,增强文化内容原创者在文化交易中的议价能力,进而让创新、创造者能够获得足够的市场认可和市场收益,从根本上解决有形之手因“无力”而失守、无形之手因“无利”而失灵的窘境,以社会作为“活力之手”发挥关键作用。
因此,惟有抓住解放思想的改革“总阀门”,着力破除一切制约市场主体发育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政策障碍、体制障碍,以市场的逻辑和改革的决心,破除文化发展中“敢不敢”、“放不放”、“干不干”、“会不会”等问题,切实把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自觉行动,使文化体制改革走向“深水区”。
文化惠民的“增压阀”
改革是革故鼎新,摈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的博弈,是革除阻碍前进的旧体制,打破束缚发展的旧框框的突围;改革是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前提下的攻坚战。但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改革红利。诚然,每一次改革都会触及一些原有体制、机制条件下的既得利益,但改革却更加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发展与公正,最终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审视当前文化改革发展,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文化服务内容、公共服务手段等领域,“花拳绣腿”、“敷衍应付”、“锦上添花”的形式主义套路依然存在,降低了公共文化服务效率。
以“市场”为导向的深层次改革,将从体制机制上释放文化发展活力。改革背景下,以市场为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要让市场成为文化惠民的“增压阀”,以市场意识激发群众自觉性和积极性,以市场意识感染和吸纳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建设,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投资文化事业,汇聚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惟有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引导到实施文化发展战略的行动中来,才能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释放文化改革红利,实现“文化强国”。
文化资本的“孵化器”
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市场力量。市场配置资源的效果取决于市场主体活动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近年来,文化体制改革有效推动了骨干文化企业按照市场要求进行改革,加强了资源整合,提高了文化产业的集约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小、散、乱、差”的局面。但从更深层次改革的要求上看,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却方兴未艾。以改革为前置条件的资本市场是健全主体市场的关键,多元化的资本介入和多渠道的资本支撑,是文化市场发展的保障。以市场为主导形成更加有利于资本、产权、信息、人才、技术等要素自由流通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有利于建立国际国内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大流通体系。
市场是激活文化资本,实现文化资产增值的“孵化器”。而民营企业是文化市场最为活跃的细胞,在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尤其是深化制度创新、释放市场要素活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因此,充分发挥民营资本所具有的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性和活跃性特点,以市场为纽带,引导民营企业进行多种合作,将有效提升文化企业的生存能力。
改革之路从无坦途,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