岜沙村是一个奇特的,充满久远传统乡情的苗族村寨,这里的村民保留着明清时期的生活习俗和服装服饰。
岜沙的寨子建在山上,依坡就势搭起富有民族特色的木制杆栏式吊脚楼,从高处望去,已经生满绿色青苔的树皮房顶鳞次栉比。屋顶没有烟囱,冬日的中午,家家屋顶上蒸出缈缈的青烟,那是柴烟和蒸汽的混合物,淡淡的青雾如同白色的丝绒,暖暖地盖在寨子之上,温馨宁静。
贵州省从江县岜沙村共5个寨子、16个村民组,371户人家住着2061口人。村子虽然就在321国道的边上,然而这里的苗族村民却保留着明清时期的生活习俗和服装服饰。发髻、火枪和古树,是这里的“三大宝”。
走进岜沙苗寨,有如置身于古远的原始部落,时间隧道瞬间将人们拉回到数百年前,村民们穿着土法染制的民族服装,深蓝紫色泛着光。女子身穿大襟的上衣,下穿百褶短裙,扎绑腿,项上戴着粗大的银环。男人身着清服,梳着小辫,头挽发髻,腰间别着砍刀,肩头挎着猎枪,个个像武士,从眸子里都透出自信。
在山寨里,可以见到妇女在操纵古老的木纺车、织布机,可以闻到蒸米酒的清香,可以听到人力舂米沉重的节奏。远远望去,那么恬淡,碧山秀水间,吊脚木楼星罗棋布,鳞次栉比,寨角的水碾水车在悠然转动,织布声、水碾声、鸡鸣声此起彼伏。
房前屋后,到处古树参天,蝉鸣鸟叫。举目望去,漫山遍野,苍翠欲滴。这得益于岜沙苗族世代相传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
“岜沙”在苗语中是草木繁多的意思。岜沙人头上蓄留的发髻,象征着生长在山上的树木;身上穿的青布衣服,象征着那美丽的树皮。岜沙人认为,人是大自然的子孙,人的一切都是树给的:远古的先民为避野兽栖于树上,后来以树为材建房筑巢,树给人提供取暖用的柴、做工具的料、饱腹的果实。于是,岜沙人对树木特别崇拜,把树木当神祭拜。
岜沙人说,人来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生不带来一根丝,死不带走一寸木。从古到今,岜沙人从不滥伐树木,尽管321国道已于1965年修通过境,可从未有车敢到岜沙来拉过一车木材,过去村民缺油缺盐,也只是上山修剪杈枝或砍些枯树,偶尔也伐一些杂木,打成捆徒步挑到县城卖。村里有一规定:如果有人盗伐树木,一经发现要罚120斤米、120斤猪肉、120斤酒,让全寨人吃,以示警告。
“生也一棵树,死也一棵树”。岜沙人崇拜树神,过年过节要祭古树,而且实行树葬。每一个岜沙人出生后,其父母就会为这个生命的诞生种下一棵树,寓意生命的开始。当这个人死了,寨子中的人会把这棵陪伴其一起长大的树,砍下来做成棺材,裹着遗体埋在密林深处的泥土里,再在上面种上一棵小树。没有坟头,没有墓碑,只有这么一棵长青的树,象征着生命还在延续。在岜沙,一棵树就是一个灵魂,越是古老的树就越有神性。
数百年过去了,昔日风俗依旧,仿佛历史已在此处停留。岜沙有吃新节、芦笙节、映山红节等节日,有斗牛、吃相思、荡秋千、跳芦笙、镰刀剃头等风俗,有奇特的竹编饭盒、精美的手工钢制针盒、刺绣猎袋、牛角火药筒等民间工艺品。芦笙节规模盛大,人山人海,芦笙对赛时,姑娘盛装助威,小伙吹起芦笙粗犷、奔放,尽显古朴本色。岜沙苗寨距县城仅7公里,一条公路从寨前通过,交通的便利给这个苗寨带去了现代文明。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有的开起了小店铺,有的到沿海城市打工,赚了几十万元,成了小老板。苗寨的小学校也盖起来了,教室里不时传来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
远古的岜沙早就懂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他们与每一棵树对话,与每一条河交流,与每一座山拥抱。绿色的田野,丰富的植被,是他们的杰作。
离开岜沙时,我站在村寨的高处,放眼望去,岜沙在雨中更加显得清新、宁静,雨打芭蕉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和谐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