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数据解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6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知识产权亟须提高质量
本报记者 刘松柏

60.77

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持续平稳提升,由2007年的48.13升至2012年的60.77

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以数量效率型为主。2012年,我国三种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205.1万件和125.5万件,发明专利受理量居世界首位;商标累计有效注册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作品著作权、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均创新高

当前,知识产权发展不平衡性日益显现、专利数量增长并没有伴随质量的同等提升、专利运用能力相对薄弱等问题需要引起各方重视并着力解决

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发布的《2012年全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持续平稳提升,由2007年的48.13持续升至2012年的60.77,创造、运用、保护和环境等4个要素指数全面改善。

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是指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环境等四个方面采用10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而构建的知识产权评价体系,可全面客观反映我国专利、商标、版权等各类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该指数逐年提升表明,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在加快转型的大背景下,国家从战略高度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2007年,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以来,专利战略、商标战略、版权战略以及农业、林业、国防、中央企业、科技等重要领域知识产权战略或规划相继出台,并按计划逐年推进,逐步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

从有关数据看,我国知识产权事业蓬勃发展,成果丰硕。2012年,我国三种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205.1万件和125.5万件,发明专利受理量居世界首位。同时,我国在战略性高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掌握了一大批核心知识产权,涌现出了一批以中兴、华为、联想等为代表的依靠知识产权走向国际市场的成功典范。PCT申请是衡量一个企业在国际上创新竞争力的权威指标。2012年,中兴通讯PCT专利申请以3906件高居榜首,连续两年居全球第1位。

当前,在我国知识产权总体水平提升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知识产权发展不平衡性日益显现、专利数量增长并没有伴随质量的同等提升、专利运用能力相对薄弱等问题。

报告显示,全国各地区间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差距逐年扩大,具有显著的区域不平衡特点。2012年,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超过和接近70的地区中,除北京以外,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全部在沿海地区。一般而言,经济发展状况、知识产权政策及制度环境、科教资源,是决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的关键因素。从全国看,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呈现出东、中、西部地区逐级递减的趋势,主要源于各地区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水平的不平衡,也源于地区产业分布和科教资源的不平衡。比如,2007年至2012年中西部地区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年均增幅最大的有中部的湖北,西部的陕西,东北地区的辽宁。其中,湖北、陕西科教资源富集,而辽宁工业基础雄厚。

更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质量不高。报告显示,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指数较数量、效率指数明显偏低。如知识产权创造发展指数最高的北京,创造数量指数为93.42,创造效率指数为99.35,而创造质量指数仅为77.67。各地区知识产权运用数量指数、效果指数分别平均为17.3%和7.7%。而汤森路透集团公布的“2012全球创新企业百强”榜结果也显示,我国企业连续两年无缘“全球创新企业百强”。综合分析来看,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仍以数量效率型为主,尚未步入质量效益型发展轨道。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期,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及相关知识产权部门在“质量”上下功夫、在“运用”上动脑筋、在“保护”上动真格、在“管理”上出实招,推动知识产权成为增长要素,有力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