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2年12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调速度 提升质量效益
——“宏观调控一年间”述评之一
本报记者 吕立勤

编者按 今年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宏观经济在第四季度触底回升趋于稳定,积极因素进一步增多,有望超过全年经济预期目标。

成绩来之不易,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功不可没。一年来,我们正确处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适当调低增速目标,引导各级政府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留出了更大空间;我们牢牢抓住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稳投资、扩消费、稳出口,培育了一些消费新增长点;我们坚持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扩大内需,也不放弃争取外需;我们统筹兼顾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三大目标,注重宏观调控政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控物价目标实现无悬念。

本报即日起将连续推出以“宏观调控一年间”为题的系列年终特稿,梳理一年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取得的新进展、积累的好经验、实行的好做法,敬请关注。

国家发改委日前表示,今年中西部地区经济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实现连续5年全面超过东部地区。在国际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这一讯息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反映出我国以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宏观调控取得了积极进展。

处理好速度、质量、效益三者关系,历来是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发达国家如此,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更是如此。回首即将过去的一年,我们在这方面日益显现出较强的驾驭能力。

2012年年初,中央确定了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把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调低到7.5%,这是多年来的头一回。“‘萝卜快了不洗泥’,把经济增长速度适当地调低一些,可以缓解对供求关系的压力、资源环境的压力和物价上涨的压力,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即引导地方政府不要过度追求速度,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留出了更大空间。”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姜长云道出了7.5%背后的真实意图。

事实也正是如此。今年以来,面对经济发展困难增多等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稳增长的态度非常坚决,适时把稳增长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但稳增长并没有采取大规模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通过优化投资的方向、结构、质量来拉动经济增长,更加注重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来激发经济的内生活力,更加注重通过经济手段发挥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尤其是5月份以来,集中出台了加大关系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出台“新36条”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不撒胡椒面,不搞“一刀切”。今年的财政政策更加突出重点支持改善民生和结构调整。虽然财政收入增幅回落,但我国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文化等领域的财政支出却不断增加。据统计,前10月,很多民生重点领域的财政投入都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

“既要速度,更重视质量和效益,并通过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来推动经济增长,是今年调控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也就决定了今年经济的表现错不了。”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贾华强的看法具有相当普遍性。

一个个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时至岁末,我国经济增速不但保持在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区间内,并已呈现出较明显的企稳回升势头,与不少国家仍深陷国际金融危机阴霾形成鲜明对比;同时,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步子越迈越快,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对外贸易占比六成以上的义乌小商品市场,被认为是中国外向型经济的“晴雨表”。8月份,这个市场一度低迷的出口额转为“井喷”态势,并已超过前7个月的总和;作为宏观经济重要先行指标,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6,连续第3个月稳步回升,证实了经济的复苏趋势;作为宏观经济滞后指标,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回暖进一步印证了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001亿元,同比增长20.5%,远远高于9月份7.8%的增幅。“中央年初确定的稳增长目标可以实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预测,今年全年经济增速可能会在7.5%到8%之间稳住。

眼下,我们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刻不容缓。贾华强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需要把速度与质量、效益有机统一起来。”只有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业才能扩大,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才有相应的基础;只有经济质量提高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才能保持,发展才能持续;只有效益上来了,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速度才有意义,质量才是真真正正落到实处。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从长远着眼,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深化改革上。”张立群认为,明年还应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发展方式能否实现新的转变将决定中国的未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