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三农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1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机农业如何才能大有作为
——江西省万载县采访记
本报记者 杜 芳
江西万载县推广种植生态、健康、环保的有机百合,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入冬后,农民开始下种,来年7月就能收获药用、食用价值极高的百合。新华社记者 周 密摄

在实现农业高产的道路上,农药化肥使用不当,农产品安全问题等,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阻力。

如何满足人们对安全的农产品的需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人看好有机农业。有机农业能否为农产品安全和农业发展破题,有机农业的发展又面临着哪些问题?日前记者深入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进行采访。

建设生态体系大工程

从常规产品到有机产品,转型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农业部公布的国家级有机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江西省占了30%以上,并有5个全国最大的食品生产基地,有机食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位居全国前列。江西省万载县发展有机农业的时间较早,1999年,万载县茭湖乡按照国际标准建立了第一个有机农业示范园区,如今全县有机农业已成为强县富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从常规产品到有机产品,转型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土地要首先经过三年的转换期,在这段时间禁止打农药和化肥,土地通过自我挥发和转换,消除以前农药化肥等残留物的影响,为之后的有机农业作准备。

万载县茭湖乡有机农业示范园是按照国际标准建立的有机农业示范园,乍一看却不如普通的农业园“干净利落”,田埂间是密密麻麻的杂草,农作物的叶子上还有清晰可见的虫眼。但这正是园区的“有机”所在。

“一般老百姓种地除草用除草剂,灭虫喷农药,施的化学肥料,杂草害虫除得干净,作物长得好,但同时也带来了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万载县有机农业办公室副主任潘细和说。

“但是有机农业不同,有严格的有机标准,在作物种植过程中采用人工除草、利用物理特性驱虫避虫而不是将虫子赶尽杀绝、施的生物肥料是人畜粪便通过充分沤制、腐蚀后使用。这样种出来的农作物安全生态,只有安全的农作物虫子才会去吃。”

光是不施化肥不打农药还不叫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有机的生态体系,不仅土壤要有机,连空气、水质及周边环境也要有机。

有机农业投入多。在有机农业示范园里,几个农民正在田间人工除草,割下的杂草一捆捆堆放在田埂,可以自然腐烂作为肥料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杂草长得快,费人工,一个月要除草四到五次,毛豆地一亩地至少要三天才能除完,而玉米一亩地除草也需要半天时间。万载县谢溪村农民易林福指着一片玉米地告诉记者,一亩地雇人除草要200元左右,这20亩地光除草一次的费用就要4000元。

在玉米地里,一个太阳能光板吸引了记者,走近一看,光板下面一个装水的容器漂满了虫子的尸体。易师傅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太阳能诱杀灯,太阳能光板白天吸收光能,夜间为诱杀灯供电,虫子趋光就会飞来掉在水里淹死,灭虫的同时不带来任何污染。一个诱杀灯的功效基本上可以覆盖远处50亩的田地。“2009年在政府扶持下,换成现在这个太阳能的,3000多元一个。如果是石化农业,普通的农田用十几块钱的杀虫剂,我们这个杀虫成本是人家的上百倍。”易师傅说。

种植有机农作物不光除草、杀虫成本高,施肥也更费时费工。如果施化工肥,不仅肥力高促亩产,而且一亩地30斤到50斤化肥就够了,成本也省,但是施有机肥则需要多次施肥,大概一亩地需要施肥1000斤左右。

也正是因为投入比较大,有机农业在许多地方开展不起来。

突破收益不高的难关

万载县的有机农产品品质优良,但是万载县的农民却感叹,当地大部分农产品都不能实现高收益。

开展有机农业后,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有些农民靠着有机品牌搞起有机饭店,还有些农民去当地农产品企业做有机食品加工。

万载县谢溪村的村民易林福借着政府搞“草莓节”吸引大量游客之机,推出了自家的有机菜,一只鸡卖80至100元,比市场上成批量生产的鸡贵出一倍不止,易家的饭店一天最多的时候接待了100位游客,甚至吸引了外国游客前来品尝,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赚了几千块钱。“许多地方农民靠着出去打工增收致富,但是我们搞有机农业,让农民在家门口找到了致富的门路。”茭湖乡宣传委员高秋生说。

凭借质量安全放心,有机农产品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一些大城市的市场上有机农产品能卖出比普通农产品高50%以上的价格。

有机农业在赢得市场肯定的同时,也带来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在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不仅在于花钱盖几间新房,而是要切实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理念。我们通过发展有机农业做到了这一点。”高秋生说。

万载县的有机农业搞得风生水起,农产品品质优良,如果放到北京等消费力旺盛的大市场,价格不菲。但是万载县的农民却感叹,当地大部分农产品都不能实现这样的高收益。

据介绍,有机农产品脚板薯在北京的市场上卖到一斤29元,而在当地卖2.5元一斤。万载县农民种植较多的草莓及大部分蔬菜面临着既不易于包装深加工,又不宜于长时间或远途运输的现状,不得不就地消化。而本地消费水平不高,导致有机农产品卖不到较高的价钱。茭湖乡农民告诉记者,有机农产品在当地收购价只比普通的农产品贵一点,有机农业的收入和传统农业在经济收益上差不太多。

去年万载县当地有机稻亩产800斤左右,市场收购价每斤1.8元左右,这样农民每亩的收入约1440元,而其他地方常规种植的杂交稻每亩产量1000斤,市场收购价每斤1.35元到1.40元,农民每亩收入1350元到1400元,二者实际相差确实不大。

企业能否在有机农业中获得巨大收益?记者走进当地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康强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钟学英告诉记者,公司2010年建了有机米加工厂,主要供应香港,去年的有机稻收购价在每斤2元到2.4元,出售时要保证公司的毛利在5%至8%之间。利润空间也很有限。农产品之所以到达大城市市场价格偏高,在冷冻、运输、房租等环节增加了不少额外成本,再加上供不应求也是关键因素。

有机农业的发展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这也是有机农产品收益平平的一个原因。万载县茭湖乡党委书记黄绍儒说,有些假冒产品打着有机的牌子,造成真的有机产品没法生存。

有机农业本来就投入成本大、管理难度也高,农民种植有机农产品的积极性很容易挫伤,这也是万载县乃至全国许多地方发展有机农业亟须解决的问题。

农产品深加工是出路

有机农业要真正做大,在这个离主要新鲜农产品消费市场比较远的地区,搞深加工是出路。

锦江有机食品有限公司是万载县生产有机姜产品的企业,锦江公司生产常规姜、结晶姜等有机产品,几乎万载县全县的有机姜都被他们收购。公司去年生产1000多吨姜,全部用于出口,创汇200万到300万美元。

“有机农业要真正做大,在这个离主要新鲜农产品消费市场比较远的地区,搞深加工才是出路,但是考虑到农产品的特殊性,深加工又受到局限,产品的选择就极为重要。”该公司负责人说,“我们选择姜作为深加工产品,因为姜可以鲜卖,可以长期保存一年之久,也可以深加工,在欧洲市场广受欢迎。”

除了有选择地加工有机农产品,还要重视打造有机农产品的品牌效益。而品牌、大企业以及市场是紧密相连的。“如果能有一个大的龙头企业入驻,才容易形成品牌影响力,对有机农业的发展带动力会非常大,如果能打出消费者信赖的知名有机品牌,在市场上就不会受制于其他伪有机产品的影响。”黄绍儒说。

对此,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完善和实施有机农业的产业扶持政策,一方面帮助适合有机农业发展的地区扩大种植规模,研究推广有机农业生产种植技术;另一方面促成有实力的大企业入驻引领带动当地有机农业的发展。目前中国的有机农业正处于起步阶段,特别需要政府部门、企业等多方力量的支持和关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