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这片田,200元一亩都没人愿租,现在700元一亩都租不到。”站在自家成熟了的玉米地边,40岁的宋宏彬颇为得意地告诉记者。宋宏彬是黑龙江省安达市升平镇新建村人,租了7000亩田,6000亩种玉米,1000亩套种万寿菊。
还是这片田,为什么以前没人要,现在“奇货可居”呢?
这得说说这里的气候条件:年均降雨量约300毫米,蒸发量却近2000毫米。由于“十年十旱”,在黑龙江安达、林甸等地,土地盐碱化严重,收成很差。记者到当地采访,沿途随处可见泛着白光的盐碱滩,只长碱草,不长庄稼。
让盐碱地变成“香饽饽”的是节水灌溉技术。据升平镇副镇长尹井新介绍,今年春播前夕,全镇项目建设全部完工。宋宏彬抢得先机,一口气流转了7000亩地。“别人玉米亩产1200斤左右,他用膜下滴灌,亩产2300斤,太合算了!”
安达市水务局局长安玉彬告诉记者,自去年10月份开工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市10万亩地埋式膜下滴灌、266处中心支轴式喷灌、240套绞盘式喷灌、32套移动管道式喷灌全部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
记者看到,在干旱少雨的大庆市林甸县,膜下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也很快。今年林甸地埋式膜下滴灌新安装投入使用了8.4万亩。
“政府给铺了地下管网,拉了电线,需要浇水时按一下开关就行,增产还省心,真的太好了!”林甸县林甸镇东风村五屯孙明江说。孙明江种了50亩地,全部是膜下滴灌。“铺网、拉线、毛管都是政府出资,水也免费。今年春夏两季,干得那么厉害,才浇了两次。”
最让孙明江折服的是,以前大水漫灌,几天就干了。现在膜下滴灌,用水大约只要十分之一,而且十天半月后,地里还是潮湿的。“以前不敢上肥,一亩地只用70斤,怕不下雨,白白糟蹋钱。现在俺每亩施肥130斤,玉米长疯了,俺这薄地也成了吨粮田,真是神了!”
林甸县水务局局长邢占江给记者归纳了膜下滴灌的好处:延长生长期15天;土壤含水提高14%;产量翻倍,增收150%;覆膜阻断蒸发,节水70%,防止土壞盐渍化;对点施肥,节肥30%;膜下用药,避免挥发,省药环保;免趟免铲,劳力强度减轻70%;提高米质一到两个等级。
可喜的是,在“大粮仓”黑龙江省,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正全面推广。黑龙江省水利厅副厅长王铁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省已有77个县市开工建设,完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66.3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