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三农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7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苹果园里的“三笔账”
本报记者 顾 阳

眼下正是苹果挂果的关键时期,记者在山东蓬莱、栖霞等苹果主产区地看到,成片的果林在微风中摇曳,穿着果袋“外衣”的青果挂满了枝头,林间的果农们正在为今秋的好收成忙碌着……

从果园到餐桌,一个看似寻常的苹果,却牵动着果农、农技服务、农药化肥、物流仓储、零售商等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利益。

“过去,农民种什么,消费者就吃什么;现在不同了,消费者想吃什么,农民才种什么,才确定怎么种!”蓬莱市大辛店镇大二甲村村委会主任邹广利的一席话,说出了众多胶东果农的想法。在他们看来,在苹果从产到销的产业链上,至少要算好“三笔账”。

精打细算的“投入账”

一个果园要投入多少成本?虽说每个果农都有着自己的“小九九”,但很少有人会去算算整个村、整个合作社的“大账”。而在蓬莱鑫园标准化示范园种植部经理彭永波的心里,却有一本明明白白的“投入账”。

“俺们果子的品质没得说,出口到十多个国家,但每亩园子的成本却比以前节省了500多元,靠的啥?靠的是‘黑麦草’和‘微喷灌溉’两大宝。”彭永波笑着说。

记者看到,示范园的果树下长满了茂盛的黑麦草,而传统果园为了不影响果树生长,不光不能种草,而且还要定期锄地除草。

“黑麦草非常适合果虫天敌的生长,天敌多了,果树病虫害自然就减少了,过去一年要喷七八次杀虫药,现在只需三四次。”彭永波告诉记者,这些黑麦草还具有保墒功能,减少了水分蒸发,冬季腐烂后还可成为有机肥料,实现了循环利用。“每亩地2斤种子,再加20元的人工成本,省了农药还添了肥料,你说划算不划算!”

更让彭永波“得意”的,还是埋藏在土下的“微喷灌溉”系统。

“过去我们示范园浇一遍水要15天,有了微喷后只需一周时间,省时省力,还避免了滴灌不均匀的弊端。”彭永波介绍道,一亩果园需安装44个喷头,使用寿命在10年左右,投入成本约为1000元。

“在此基础上,我们同时推进‘水肥一体化’操作,微喷延长了浇水时间,不仅节水50%,而且还提高30%的肥料利用率。”彭永波给记者算了算账:如此下来,一亩果园可节约种植管理成本达30%,苹果质量还有了大幅提高。

稳中有增的“产出账”

在山东烟台,一棵7至10年树龄的苹果树,年产苹果约为300斤。然而,当地果农并不一味地主张提高果树产量,通过提高质量来提升效益已成为共识。

“高质量带来的附加值,远高于高产量带来的收益,这方面俺们尝到了甜头!”大辛店镇大二甲村村民邹仁合对此颇有体会。他告诉记者,去年他家两亩果园纯利达到了4万元,如不出意外,今年的收成会更好。

像邹仁合这样的苹果专业户,在大二甲村还有360多户。4年前,作为好日子果品合作社的成员,他们共同参与到一个名为“食品链合作伙伴”的项目中。合作伙伴中,有负责植物保护的拜耳作物科学公司,有提供农技服务的北京艾物生物科技公司,有知名果品流通企业深圳鑫荣懋,以及下游大型零售超市等。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病虫害测报,拜耳制定了苹果的全年植保方案,艾物生物则负责帮助农民提高水肥与安全管理,农民什么时候该打什么药、打多少,会按计量分好包装,配送到他们手中。”项目负责人陆元丁介绍说,借助果品流通企业鑫荣懋的平台,通过订单农业、农超对接等方式,当地果品销售有了保障,而且通过品牌化运营,减少了流通环节,提高了果品的附加值。

“有了食品链,俺们种苹果没了后顾之忧,收入也上去了,年轻人现在都不愿出去了!”邹仁合说。

绿色发展的“生态账”

在蓬莱市臧家夼村,一本名为“农民护照”的小册子引起了记者的兴趣。

“这其实是一本用来记录农药使用情况的记录本。未来,果品在进入超市前,必须向超市方提供详细的用药记录,作为农作物管理与源头追溯的档案。”深圳鑫荣懋公司经理白峰说。

当前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形势严峻,这本小小的“农民护照”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别小看了这个小本子,最复杂的管理环节在小农户这个源头上,管好了源头,品质就有了保障。”艾物生物科技公司经理孙津安说。

有了这个“明白纸”,果农不再为买农药犯愁。“过去都是在村口小商贩那里买农药,他们说哪个好我们就买哪个,还时常买到假药。现在配好的农药不仅送到果园里,连农药包装也全部回收走了。”村民邹仁合说。

“在培训中,我们要求果农用药后反复3次清洗空包装,并将其放入回收池内,以减少农残带来的面源污染。”食品链项目专家、拜耳作物科学产品及环境安全经理苏青云博士介绍说,项目还研发了农药减量使用技术,引进了防漂移喷头,通过提高农药使用效率,减少了对邻近土壤、水体的污染,从长远看,这是一笔实实在在的“生态账”。

据悉,“食品链合作伙伴”项目实施4年来,已覆盖烟台110个村、800个农户的2000多亩果园,越来越多的果农正改变以往的做法,成为“国际良好农业操作”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更为重要的是,在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这一项目的成功实践,为破解小农户种植模式下的食品安全难题、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探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