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三农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7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菜籽要走出小油坊
本报记者 周 琳

油菜是潜在的仅次于豆粕的大宗饲用蛋白源,加工潜力巨大。油菜籽除生产菜籽油和饲用菜粕以外,还能生产菜籽浓缩蛋白、生物柴油、菜籽分离蛋白、菜籽磷脂、菜籽油脂化工产品等菜籽深加工系列产品。大力推进我国油菜籽深加工产业完善产业链,将大幅提高油菜籽产业的生产效益和竞争力,从而推动我国油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油菜菜粕蛋白质含量高达36%至38%,其营养价值与大豆粕相近。除生产菜籽油外,油菜籽在机械、橡胶、化工、塑料、油漆、纺织、制皂和医药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由此可见,油菜籽深加工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十二五”期间,随着消费者对食用油的营养、健康等功能性需求越来越大,消费环节“多出油、出好油”的要求倒逼整个榨油行业加速做大做强、转型升级的步伐。

记者在江西调研过程中发现,菜籽油行业转型升级还面临许多挑战。挑战之一是油菜种植缺乏高出油率良种、单产不高。未来若大规模加工,原料必须有保障。不少农户反映,移栽油菜劳动投入大,需推广以直播为主的轻型栽培技术,要从根本上提升国产油菜产量和效益,还要在单产、规模和精深加工上狠下一番功夫。

挑战之二是多数菜油企业采取就近加工、就近销售,不利于拓展市场。江西省南昌县一家油菜籽加工厂负责人万义进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各种调和油、精炼油的品种越来越多,可当地不少农民还是更愿意吃鲜榨的菜籽油。像他这样的小型榨油厂年榨油2500公斤左右。油料加工作坊产出的油,主要是为农户提供来料加工,只收取一定的加工费,榨出的菜油仍归农户。“全县农民收获油料作物后,通常是在本地小榨油作坊加工,这样自种自销已经形成习惯。在这类作坊式加工厂内,一般只一台小型榨油机。在长江中下游的油菜主产区,这样的小型榨油厂还有很多。”南昌县农业局局长章运新说。

产销“就近”有几方面原因。一是油菜本身的保质期问题。二是运输成本问题。三是整个油料加工业受到进口大豆和豆油的挑战。因此,菜籽油加工企业要想扩大市场,必须优先考虑仓储保鲜期、运输成本等因素,让菜油的运输销售渠道能够顺畅。

“单论品质,与进口转基因大豆油和廉价棕榈油相比,国产精炼菜籽油绝对更优一筹。但目前国内食用油产不足需,60%以上依赖进口。同价格相对较低的进口油料作物相比,油菜籽并没有得到大多数油料加工企业的青睐。”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高级分析师陈艳军介绍。统计显示,目前在食用油结构方面,豆油占比高达40%,而菜籽油仅占20%。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专家表示,要改变现状,一方面必须挖掘油菜的优质产地,加快建立国家优质油菜产业示范园区;另一方面,下大力气重点扶持优质菜油品牌,打造核心菜油产品。同时,推动菜油企业和种植基地的协作,发挥产地优势,推广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让油菜花“开遍”饲料业、食用油业、食品加工等行业,让油菜的种植效益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下节节攀升。

针对菜籽油加工企业多而不强的问题,专家认为,当务之急是健全产业链条,从政府规范、行业专家指导、企业合作等多方面入手,整体提升行业精深加工能力,最终目的是用好用足油菜资源。在加强国内菜籽油加工龙头企业实力的同时,还应加速培育大型菜粕饲料加工企业,力争打造油料作物加工的优势品牌,充分利用好菜籽油的各方面价值。从目前情况看,菜籽油加工要高起点、严要求,走出行业发展的新路,应避免因重复性建设造成产业过剩,避免打价格战和原料战,要向纵深延伸,向产业链延伸。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