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什么是HCFCs?为什么要淘汰这种产品?HCFCs对环境到底会有何破坏?
胡建信:我们知道,中国最早在1989年加入了《蒙特利尔议定书》,相应的国际公约制定于1985年。《议定书》规定淘汰的第一代是CFCs、哈龙这一类高臭氧耗损潜值的物质,现在我们淘汰的是HCFCs。HCFCs是含氯的长寿命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传输到平流层释放出的氯会破坏臭氧层。HCFCs和CFCs、哈龙、四氯化碳、甲基氯仿等都属于消耗臭氧层物质,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在工业生产中,其主要用于制冷剂、清洗剂和发泡剂等。
HCFCs逸散到大气中不仅对臭氧层产生耗损,同时也是温室气体,同样单位的HCFCs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要远大于人们熟知的CO2。例如HCFCs中量最大的HCFC-22,其GWP高达1780,即排放1吨HCFC-22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相当于排放1780吨CO2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另外,生产100吨HCFC-22同时产生2吨至4吨的HFC-23,这种副产品的GWP值高达11700。因此,加速淘汰HCFCs不仅对保护臭氧层意义重大,也会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带来好处。
记者:我国HCFCs使用情况怎样?加速淘汰调整HCFCs会对我国产生什么影响?
胡建信: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年HCFCs消费国。2009年,我国用于受控用途的HCFCs的国内消费量约为28万吨,约占全球消费总量的45%。从淘汰进程来看,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对HCFCs产品的淘汰,而中国才刚刚开始淘汰活动。
根据2007年9月达成的《蒙特利尔议定书》HCFCs加速淘汰调整案,发展中国家到2013年需将其产量和消费量冻结在2009年和2010年的平均水平,到2015年淘汰冻结水平的10%。2020年削减35%。2025年削减67.5%。2030年至2040年保留2.5%,用于维修用途。也就是说,到2030年,除了现在的一些维修设备里可用2.5%来保证设备继续使用外,其他的都淘汰。
淘汰对我国产生的最直接影响就是HCFCs的生产企业面临逐步减产、转产甚至关闭;含HCFCs产品制造业面临工艺替代。由于企业数目大,涉及的产品多,利润损失、替代成本都是非常显著的。
根据HCFCs淘汰整体战略,我国将在“第一阶段”2011年至2015年,在房间空调器、工商制冷与空调、清洗和制冷维修等5个消费行业实施HCFCs的淘汰;支持和鼓励企业和科研单位把替代技术研发放到更突出的位置,开发和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我国国情、低碳节能的替代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记者:我国在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保护臭氧层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同时,HCFCs加速淘汰调整案又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挑战?
胡建信:我国自加入公约以来,在联合国多边基金的支持下,已经在2007年7月1日比公约提前两年半完成最主要的两种消耗臭氧层物质CFCs和哈龙(Halon)的淘汰。2010年1月1日,中国停止了CTC和TCA的生产和使用。上述淘汰也相当于每年避免了约6亿吨CO2当量温室气体的排放。为了积极推进含HCFCs的替代工作,我国于2009年对各行业HCFCs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2009年10月13日,国家环保部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新建使用含氢氯氟烃生产设施的通知》,禁止新建使用HCFCs的生产设施。
HCFCs淘汰计划面临的挑战简单归纳起来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淘汰量大;二是时间紧迫;三是替代技术并不理想。
我国从1989年加入《蒙特利尔议定书》开展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活动,1990年CFCs的消费量是41000吨,而2009年HCFCs的消费量是28万吨,是当年CFCs消费量的7倍,很显然淘汰难度非常大。此外,寻找替代技术,在考虑有效性的同时还需考虑环境效益,就是新技术的能效和原来相比不能倒退,同时,还要兼顾其他环境效益,如要求减缓气候变化。因此,希望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和行业公众参与的淘汰HCFCs的机制,开展技术可行、经济有效的战略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