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亚运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1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 写
为了烟花最美地绽放
本报记者 任 意

  11月12日晚,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绚烂的烟花照亮了羊城的夜空,火树银花映衬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中,闪烁着欢聚的喜悦……沉醉于这番美景中的观众可能不知道,设计中烟花燃放的规模比实际燃放的还要大,但是因为风速较小,气象条件不利于烟花燃放后烟雾的消散,为了不影响开幕式的整体效果,烟花燃放减少了3次。这个小花絮恰恰说明在大型活动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气象资料作为依据。

  在500多米高的广州塔上燃放烟花,是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特色和亮点之一。不过,在如此高度燃放,对气象条件的要求也非常高,风速太大太小都不行,而要提供如此高度的气象预报,就需要获得高空的气象数据,尤其是大气边界层的精确数据。高空的气象条件同地面有很大的差异,仅仅靠地面的气象观测设备是不可能获得这些数据的,因此在高空安装气象观测设备势在必行。

  “设立气象铁塔是观测大气边界层的一个主要手段,北京、天津和南京等地都建立了专用气象铁塔,最高的北京铁塔高达325米。”广东省气象部门首席专家万齐林告诉记者。

  为了获得精确气象数据,保证烟花燃放安全和达到预期效果,气象部门在广州塔塔身的121米、454米和536米各安装了一套自动气象站。观测设备包括自动气象站、三维超声风速仪、大气成分采样机等,观测要素包括风向、风速、气温、气压、湿度、三维超声风及大气成分等,从而实现了三层梯度实时为亚运开幕式提供风向、风速等高空气象数据。

  听似简单,其实在这么高的地方安装气象仪器可并不容易。广州塔的电梯和楼梯道在454米平台处就已经没有,桅杆部分则只有底座有楼梯,上边需要靠垂直于地面的梯子往上爬。

  “光爬上去就需要40分钟,爬下来也要40分钟。”一位参加过仪器安装工作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安装当天,比较麻烦的是把每块重达几十斤的电池拉上去,当时没有什么便捷的方法,只好靠人先爬上去,然后用大麻绳捆住电池往上吊。桅杆并不是密闭空间,抬眼就能看到空中和地面的景观,在攀爬过程中,技术人员还要克服恐高心理。

  不过,他们付出的辛苦是值得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三套自动气象站,开幕式期间,现场气象服务团队得以密切监测广州塔上风速、风向的变化,并在第一时间将气象数据送达烟花燃放现场指挥中心,提供及时、重要的气象决策资料。

  正是根据这些精确的监测数据,亚运气象服务中心判断:“由于风力较小,气象条件对施放焰火后的烟雾扩散不利,并可能影响焰火燃放的视觉效果。”基于这样的判断,亚组委果断决定减少烟花的燃放次数,而这也是燃放效果得以完美展现的重要条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