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亚运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1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服务大型赛事中积累经验
———访亚运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
本报记者 韩 霁

  亚运会是目前大家最关心的话题,而亚运会得以成功、顺利举办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气象保障服务,与参赛选手一样,气象保障服务也同样接受着严峻的考验。那么,亚运气象保障服务包括哪些内容?对开闭幕式和赛事进行将会起到什么作用?我国的气象保障服务水平如何?记者近日采访了亚运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

  记者:到目前为止,亚运气象保障服务进展得十分顺利。我国对大型赛事提供气象保障服务是从何时开始的?

  陈振林:我国的大型赛事气象保障工作,其实是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时开始的。经过多年来一系列大型赛事的历练,我国大型赛事的气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气象服务成为我国大型赛事保障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0年来,我国气象部门先后经历了1990年北京亚运会、1995年哈尔滨第三届亚冬会、2007年长春第六届亚冬会、全国运动会等大型赛事气象保障工作。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标志着我国气象部门对大型赛事保障能力趋于成熟。

  记者:经过这些大型活动的历练,我国气象保障服务能力获得了哪些进步?

  陈振林:进步可以用“今非昔比”来形容。20年前,天气预报服务形式单一、内容简单,未来3天内的预报准确率不到80%;如今,预报服务更先进、更准确、更精细,各主要比赛场馆天气可精确到1至3小时一报;20年间,我们的预报服务经受住了大型体育活动的考验,如今,我们更提出了以全面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为目标的“周到服务”。

  大型活动的保障服务能力是公共气象服务整体能力的组成部分。通过数十年来的不断发展,我国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总体上已达到同期世界先进水平。我国的极轨卫星观测技术和国家气候站网布局建设等指标已基本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同期水平,我国在一些方面气象保障服务水平在国际上是领先的。

  记者:由于亚运会备受瞩目,为亚运会提供保障服务是不是也承受了很大压力?气象部门是如何应对的?

  陈振林:压力当然很大,但是亚运气象保障各项工作开展得却很从容。这取决于通过扎实工作谋得的组织运行体系、应急管理水平、科技研发能力等软实力的提升,依赖的是常态化的科学机制。

  中国气象局于奥运气象服务中首创的“特殊工作状态”机制,历经多次重大活动的实战演练和接力传承,工作形式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更加成熟,运行体制日益完善,各部门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高效运转,成为我们重大活动气象保障的一项有力举措。

  记者:亚运会的气象服务有哪些特点?此时的广州天气相对比较平稳,气象服务的难度是否会小一些?

  陈振林:11月的广州及协办城市非常适宜举办各类大型活动,但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极端天气事件,经过气候专家对广州及协办城市赛区的气象灾害进行细致的普查和分析,认为仍有降雨、灰霾和雾这三种灾害性天气成为影响亚运会的气象灾害主要风险源,因此我们宁愿把天气变化考虑得更加复杂一些,准备做得更充分一些。加上公众、社会和组委会对亚运的整个气象服务的期望很高,这在气象服务上也是一个新的挑战,我们丝毫没有放松。

  大型赛事上许多体育项目是在室外开展的,因而容易受到天气的直接影响。影响比较大的天气被称为高影响天气,如雨天会遮蔽目标物,影响运动员视线,不利于射击和射箭项目的正常进行;强降水可能造成运动场地积水或湿滑,会对田径和马术运动项目构成危险;雷暴、冰雹对运动员和观众都会造成影响甚至危害。任何一场赛事是不可能复制的,尤其是露天的比赛项目,因此一定要提前做好应急预案,以防天有不测风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