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0年4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定会有人来救我们出去!”
———听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矿透水事故获救人员讲述井下自救细节
本报记者 万建民 顾 阳 刘存瑞
  4月9日,获救人员胡千海和妻子黄银玉在一起。   来自重庆的胡千海在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矿透水事故救援中第一批被救出,目前在山西铝厂医院接受治疗。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摄
  4月9日,在太原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家岭矿透水事故获救人员朱自晓(左)与妻儿见面。当日,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组织第二批家属看望在此接受治疗的王家岭矿透水事故获救人员。   新华社记者    任正来摄

  整整8天8夜,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矿透水事故115名获救人员在井下是如何求生的?事故发生后,他们如何展开互助自救,最终成功等到救援人员发现他们的?

  在征得医生同意后,记者进入山西省河津市人民医院获救人员病房,听他们讲述井下8天8夜里那些感人的自救细节。

“挺住,千万不能打瞌睡”

  “哗……”一阵声音传来,“有水!”话刚喊出口,大水已经冲到了28岁的维修工靳晋明的身边。他紧紧抱住了身边的管子,才没有被冲走。

  这个时候,45岁的董有红正在巷道里接电话,矿上通知立即停电停风,让工人撤出工作面。“我顾不得挂上话筒,转过身去刚要招呼大伙儿,已经来不及了。”董有红感到一股巨大的力量把自己推了出去,他本能地伸手死死抓住了巷道边的一根管子。

  水位快速上涨,管子上也呆不住了。董有红带着靳晋明等4人沿着巷道壁上的铁丝网继续往高处爬。“没多久,我们身后的管子已经淹没在大水中了。”董有红说。

  不久之后,他们已经没了去路。水离巷道顶部仅剩七八十厘米的空间,董有红5人爬到最高处,水还是淹到了胸口。在大水中,他们在铁丝网上整整等待了4天3夜。董有红说,“铁丝网不好抓,只能10个手指头轮着挂在铁丝上。不久就感觉手指都要断了,到后来慢慢地没了感觉。”

  最初的慌乱过去了,时间在一点一点流逝,体能消耗过大,再加上泡在水里寒气透骨,有人撑不住了,瞌睡也一阵阵袭来。靳晋明在迷迷糊糊中脚下一滑、手一松,浸到污水里呛了一口水。“幸好另一只手一直没有松开。”不会游泳的靳晋明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后怕。

  “挺住,千万不能打瞌睡!”董有红一边让大家相互提醒,一边鼓励大家说,“外面一定在想办法排水了,水位很快就下去了。相信一定会有人来救我们出去。”

  为了防止瞌睡时不小心松手掉进水里,他们相互帮忙,纷纷解下腰带,撕烂衣服,帮着把相邻的人捆绑在铁丝网上。直到水位下降后,他们才爬到最后脱险的那片高地。

“我们也要想办法自救”

  在井下,31岁的张志强很快找到了一块高地避险。“大概两三个钟头之后,就听到旁边传来‘隆隆’的声音。”张志强说。

  原来,隔壁巷道的十几位工人也知道这块高地,艰难地向上挖了四五米,终于来到这里和他们会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四面八方聚拢的工人越来越多。大家相信,党和政府一定会采取措施救大家出去。张志强说,“不能光等着,我们也要想办法自救!”于是,有人拆了风筒布,用来防寒防潮。“没有这些风筒布,这么多天很难支撑下来。”靳晋明说。

  在井下,树皮、纸箱甚至煤块,都成了大家的充饥物。靳晋明说,实在顶不住的时候就垫一下。比食物更重要的是干净的饮用水,虽然井下到处都是水,但它混杂着各种有毒物质。但被困人员想到了办法,找一些瓶子或直接用安全帽打来污水沉淀一段时间再喝。“出去打水,也都是两人一组,一人照灯,一人打水。”董有红说。

  灯光在漆黑的井底有着特殊的意义,有光亮就有生的希望!董有红说,从一开始,他就提醒大家注意节约电源,到了高地上,很多人聚在一起,大家之间也会互相提醒,除了出去打水、查看水位,很少用灯,“一些年轻人没经验,开着矿灯,马上就会有人提醒他把灯关了。”

  随着救援工作的快速展开,4月2日,巷道里的水位下降了1米多。在这一天,46岁的龚长忠自告奋勇沿着传送皮带,趟着齐腰深的水过去使劲敲击钻杆,向地面发出了第一个生命信息。在得到地面回应后,他又用粗铁丝把自救器绑在钻杆上。最终,粗铁丝被成功带到地面,让地面营救人员收到了来自井底明确的生命信号。

“我们有救了”

  在两次生命信息传递出去之后,被困人员一直处于焦急的等待中。这时一个消息传来:水位又上涨了!

  “大家谁也不说话。”董有红说,那时候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人,就给自己和身边人说,“再坚持一下,一定能见到亲人!”

  大家都自觉地躺着保存体力。每隔一段时间,几个体力好的,就主动结伴去查看水位,回来告诉大家。时间在煎熬中一分一秒地过去。

  终于,外面传来一个声音,“有人没有?”

  “有。”有人微弱地回应了一声。几盏矿灯亮了,外面也有灯光照进来,大家也纷纷打开矿灯。

  “一下子站了起来,头很晕,但心终于放下了。我们有救了!”董有红说。这时,离他们被困井底已经有179个小时了。

  在救护队员的引导下,大家自觉地排队,慢慢地往巷道外端移动。“救护队员们真了不起!有一位队员站在齐腰深的水里,一个一个扶着我们上皮划艇,一边说着‘不要怕,我最后一个走’。”那一刻,董有红觉得救护队员就像自己的亲人。直到升井后,他才知道这位队员的名字叫张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