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4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争分夺秒 攻坚克难
———记“3·28”王家岭矿透水事故救援人员
本报记者 刘存瑞

  在被困179个小时后,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矿“3·28”透水事故首批9名被困人员成功获救;此后,又有106名被困人员被救出井。救援人员一次次欢呼鼓掌、相拥而泣。连日来,他们争分夺秒、攻坚克难,排水送风打孔,终于取得了救援工作的重大进展。3000多名救援人员,他们来自哪里?救援工作中有哪些令他们难忘的细节?4月6日,在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救援现场,记者采访了奋战在抢险第一线的救援人员。

  来自山西焦煤集团的西山煤电白家庄矿业救援队主要负责回风大巷内抽水管布排对接和水泵的移动工作。每根重达300多公斤的管道要在井下狭窄的巷道中对接非常困难,为使管道接口连接得严丝合缝,工人们就用自己的双手搬移对接。在倾斜角度20度的斜坡上,他们要随着水位的不断下降向前移动这些水泵并不断延长输水管路,以确保每台泵都能顺畅运行。巷道内的积水越往下越深,每次移泵队员们都要穿上防水衣裤,站在齐胸的水中作业。冰凉污浊的水不时灌入防水衣中,6台水泵轮番推进,6条管路不断延伸,巨大的劳动量和难耐的寒冷很快使队员们疲惫不堪。饿了啃一口面包,渴了喝一口凉水,但没有一个人退缩,没有一个人抱怨。他们想到井下有153名被困的兄弟在等待救援,自己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在4月3日夜间和5日白天,白家庄矿业救援队将6台泵向前移动了18米,垂直距离达6米之多。

  西山煤电管路安装班班长仁万仲在接到命令时,正在医院服侍瘫痪在床的岳父,虽然家中人手紧,但他一分一秒也没有耽误,准时随队出发。56岁的安装工人刘春福右耳发炎红肿,脑袋痛疼,但接到命令后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事故救援中。西山煤电应急救援小分队的队员按照统一部署,24小时轮班作业,不到两天的时间,就把180根抽水管道全部从车上卸下,搬运到井口,又装到矿用平板车上,同时还完成了井下砌坝用的料石、水泥、沙子的地面装运工作。

  3月29日上午11时,山西焦煤集团汾西公司董事长带领集团公司技术骨干来到事故现场进行抢险救援实地规划,先后商定了四套抢险方案,最终敲定使用“四通一联”不间断排水法,利用液压伸缩原理,无论是排水管路继续延伸,还是水泵出现故障,都可以实现不间断排水,为抢险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

  山西焦煤集团汾西矿业救护大队大队长陈永生,32年来抢救过七八百次大小事故。在4月5日零时营救第一批的9个工友时,当时水面与巷道间的空间很小,橡皮艇进不去,但远远望去,对面工友的身体相当虚弱,如果等到抽完水再进出就太迟了。情急之下他把橡皮艇的气放了,把橡皮艇压瘪,用手摁着顶板往下压才勉强进去,没等划到水边,他和队员们就跳入水中奔向虚弱的工友,赶紧为他们补营养液,用衣服把工友紧紧包起来。一位被困人员问他:“能不能带我出去?”他说:“你放心,只要我们进来,就一定带你出去!”5日22时许,他又接到指挥部的命令,立即带着23名救援人员下井救援。“当发现水面后面的工作面有灯光在晃动,我们感到奇迹出现了。”陈永生说。那时,水位离地道有两三米高,看到灯光晃动后,陈永生直接跳上橡皮艇划了过去,“这之前,我没划过皮划艇,也担心掉到水里。”因为要救人,陈永生没顾上多想,他连续划了两趟,救了6名被困人员,接着三趟、四趟……他和同志们连续救出22名被困人员。在他的带领下,其他的橡皮艇相继将被困人员运送到了安全地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