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每周经济看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3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好事办实,办到农民的心坎上
———河北石家庄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纪实 
本报记者 雷汉发 通讯员 林春山 韩华山

科技下乡

助农民增收致富

  天户峪村坐落于太行山深处,村里只有236户人家。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种田农业知识竞赛在这个村庄举行,前来参赛的农民多达500余人

  “苹果应该怎样套袋?”、“树干涂白有什么作用?”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石家庄矿区苹果专业村天户峪村,一场科技知识竞赛正在举行。“现在俺们村民都尝到了科技种植、科学管理的甜头儿。人人学技术,家家爱科学!”天户峪村党支部书记郭成文说。

  天户峪村发展林果业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果树都是粗放管理,技术跟不上,果子的品质差、产量低,卖不上价钱。”郭成文告诉记者,“三下乡”活动开始后,河北省、石家庄科技部门给他们送科技、送书籍,村里的林果业这才逐步发展起来。

  为了解决果树大小年现象,井陉矿区请农大专家教授来传授技术。专家经过实地勘察后,指导果农在每年6月份的时候对树干进行环剥,平衡果树的树体营养。到了收获的季节,环剥的果树不仅结的果子多,果子的质量也上了一个档次。打那以后,只要是专家们来给培训,果农们都争着抢着去听课。村民告诉记者:“原来都是靠天吃饭,现在咱是靠技术吃饭!”

  天户峪村开始走上科技兴村富民的道路,郭成文乐得合不拢嘴,“现在俺们村已经是石家庄市内首屈一指的优质苹果专业村了!”

  目前,优质苹果产业已成为天户峪村的主导产业,2009年实现产值660万元,利润90万元,占社区收入的80%,居民人均收入5800元,同比增长12%。

  充分利用“昊源”苹果的知名度和天户峪毗邻清凉山风景区的自然优势,天户峪村还制定了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发展家庭餐饮,带动农村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他们请河北省旅游局制定和完善了《天户峪农村生态旅游规划》,力争把天户峪建设成为一个集生态旅游、观光采摘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旅游村,年可接待游客5万人次,增创收入将近1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可增加2000元。

文化下乡

家门口的“精神大餐”

  春节晚会、体育赛事、拉花表演……井陉县城罗庄村村民的文化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在给农民送去“精神食粮”的同时,实现了“送文化”和“种文化”的有机结合

  井陉县城罗庄村虽然紧靠县城,但过去文化生活并不丰富。“三下乡”活动开展以来,省市县三级宣传部门共同出力,帮村里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投资100多万元,把原来的垃圾场改造成了村民文化公园。同时,各级文化管理人员还多次派出专业人员到该村进行文艺节目辅导,把“送文化”和“种文化”有机结合,使全村文化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

  村党支部书记康冬力向记者介绍:“自建设文化示范工程以来,村里的文化活动是一天比一天火。今年春节,我们不仅办了山村春晚,而且从正月初六到正月十九,村里的各种文体活动就没有间断过,除了组织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象棋等体育赛事,我们还腾出两天时间参加乡里、县里的拉花表演。特别是我们村里的春晚,虽然只能容纳19个节目,但村民报名申请参演的节目却达到了68个。”

  康冬力随即向记者展示了村里春晚拍的照片:从舞台造型到各种服装;从演员阵容到乐队阵容,从乐器独奏、男女声独唱、合唱、舞蹈、小品、交谊舞等常见节目,到深受当地农民喜欢的井陉拉花、燕山大板、三句半等……若非亲眼所见,记者真不敢相信这些节目是出自一个小小的山村。康冬力告诉记者,健康的文化活动陶冶了村民的情操,提高了村民的素质,村民的进取心明显增强,经济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最近几年,村民的人均收入每年都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

卫生下乡

安心看病有保障

  孟家庄镇位于石家庄市平山县西北部山区,最远的村庄距平山县城近百公里。卫生下乡活动开展后,该镇中心卫生院由最初的8间简陋平房逐步建设成设施一应俱全的卫生院

  清晨,平山县孟家庄中心卫生院院长范文联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办公室。“现在一般病症和一些简单的小手术在我们卫生院都能看好,村民越来越信任我们,卫生院的效益逐年提高。这都是托了‘卫生下乡’的福啊!”范文联话语中充满了自信和感激。

  孟家庄镇位于石家庄市平山县西北部山区,最远的村庄距平山县城近百公里。孟家庄中心卫生院坐落在镇中心,这里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40多间房屋宽敞明亮,内外科、心电图等各科室一应俱全。在收费窗口,五六位村民正在排队交费;在取药窗口,一位医生正耐心给病人讲解如何用药;病房内,家属正在陪病人聊天解闷……

  范院长告诉记者,“2005年我刚来这里时,卫生院只有8间简陋平房,当时来看病的村民非常少。”她现在仍清楚地记得,来卫生院工作的前45天里,全院收入仅有3700元。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几个月。

  正在她一筹莫展时,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给孟家庄中心卫生院搬来了“救兵”。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的两名专家医生冯瑞兵和赵明下乡到孟家庄中心卫生院参加医疗扶贫工作。

  在了解卫生院的具体情况后,他们向市第一医院申请了必要的医疗药品和器械。在市医院的帮助下,卫生院的内外科、放射、B超、手术室等逐步建成了,加上专家医生的指导,卫生院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来看病的村民也越来越多,医院收益也大大增加。

  除了每3个月换一批专家下来指导,市第一医院还不定期把卫生院的医生抽调上来进行培训。“收获太大了!没培训前,心脏病等急性病方面的病人我根本不敢接。经过系统培训后,心脏病、脑溢血这些病症我都可以处理了。”卫生院的医生李华国说,他去市第一医院培训过三四次了,急诊急救、中医内科、呼吸内科、心电图等都培训过了,现在基本可以独当一面。像他这样参加过专业培训的医生,孟家庄中心卫生院还有两三个。

  卫生院越来越完善,受益最大的是周边村民。孟家庄镇的张大爷一提起卫生院就竖起拇指一个劲儿地夸:“这里好啊!原来得病了得去县里来回得好几个小时。现在多近啊,看病方便还便宜咧,药费能报销75%。”

  “现在我们卫生院已经有8名持证医师和护士了,一般创伤缝合等小手术都能做,B超、心电图等也能做。既然国家帮助咱,老百姓相信咱,咱就更应该好好干,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范文联院长说。

开拓创新

丰富“三下乡”内涵

  “三下乡”活动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帮助群众解决一时的困难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方法创新上。“上下结合、双向交流”、帮助基层群众进行产业创新……在丰富“三下乡”内涵的同时,把它的带动和散发作用发挥到最大

  石家庄市的“三下乡”活动之所以深受农村群众欢迎,因为它的内涵是紧贴农民的意愿办实事,目标是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以开拓创新为动力,特别是要做好‘三下乡’活动典型经验的扩大和推广,让其产生更大的带动和散发效应。”石家庄市市长艾文礼说。

  突出“三下乡”的散发效应不仅需要宣传,更需要创新。在采访中,石家庄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说,“抓‘三下乡’,提高基层医院的技术水平才是关键。”

  石家庄市灵寿县位于太行山区,医疗条件非常落后。石家庄妇产科医院在对该院进行对口支援中,院长张如珍强调,“为农村留下技术,培养人才比一般义诊意义要大得多。我们要在‘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中为受援医院培养一批用得上、留得下的医疗队伍,帮助乡镇卫生院提高诊治急、危、重症的能力,从根本上缓解贫困山区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  为此,该院提出卫生下乡“五个一”,即每批次下乡队员要为受援医院完善至少一套技术规范,完成至少一项管理制度,开展至少一项适宜的新技术,培养一个开展新技术的班子,接收一批卫生人员来医院免费进修。经过上万人次的双向交流,石家庄市农村医疗条件得到了有效的提高。通过技术培训,不仅为农村医疗储备了合格人才,减轻了农民群众的疾苦,同时还使农民的人均门诊费有了明显降低。其中,西岔头乡卫生院由过去的21元降至17.8元,慈峪中心卫生院由过去的23.8元降至19.9元。

  “我们开展‘三下乡’活动,不仅要让它的作用体现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上,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帮助基层群众进行产业创新上。只有这样,才能使‘三下乡’的带动和散发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石家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万勇说。

  石家庄的文化产业虽然底蕴丰厚,但过去却缺乏市场意识。在“三下乡”活动中,各扶持部门把精力放到了发动群众开展市场创新上,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招商和推介活动,使许多过去不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充分地挖掘、保护和推广。平山的社火、井陉的拉花、晋州的官伞等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又如藁城的宫灯,虽然很有名气,但尚未形成产业。在开展“三下乡”活动中,市县两级的宣传文化部门专门组织科技人员走村入户,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使他们制作的宫灯更加美观、方便和耐用。如今,藁城的宫灯不仅挂上了天安门城楼,还漂洋过海赚了不少外汇。孙万勇兴奋地向记者介绍,“今年5月,藁城宫灯还将走进上海世博会,为国人争光!”

  上图:在河北石家庄市的“三下乡”活动中,果树专家给农民现场辅导。          本报记者 雷汉发摄

  下图:城里医疗专家在为群众进行健康咨询。     本报记者 雷汉发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