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每周经济看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3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三下乡”成为“常下乡”
本报记者 雷汉发

  石家庄市是河北人口大市,一半属于太行山山区,一半属于华北平原,区域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因素。为了推进区域小康建设,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把“三下乡”活动更加深入、持久、规范地开展下去,石家庄市委于2008年7月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提出“坚持以党委、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为骨干、社会力量为补充,从加强机制建设入手,创新载体,拓宽渠道,丰富内容,规范制度,深化效果,切实把“三下乡”落到实处,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提供文化、科技、卫生等方面的服务,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将“三下乡”活动纳入四化管理。让“三下乡”成为“常下乡”,石家庄的经验值得借鉴:

  一是从工作内容、活动模式、落实措施、考评办法等方面加强制度约束,提供工作遵循,实现“三下乡”活动制度化;二是从组织领导、队伍建设、信息对接、资金配置等方面加强工作保障,变临时性、任务性活动为制度性、长期性服务,实现“三下乡”活动的经常化;三是采取无偿支援和市场运作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力量和企业、民间团体加入到“三下乡”队伍中来,壮大支农、助农力量,实现“三下乡”活动的社会化;四是调动县(市)区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服务重点向基层延伸,支持农业、帮扶农村、服务农民,实现“三下乡”活动的基层化。

  石家庄市委确定,市委宣传部为主管部门,市科技局、文化局、卫生局为主办部门,市直46个部门为参与部门,通过齐抓共管和共同参与,全方位、不间断地开展“三下乡”活动。就是通过这样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行动,使全市46个成员单位和所属县区全面行动起来,也使得“三下乡”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起来。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