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记者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3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户农民牵手闯市场
———贵州省罗甸县边阳镇兴和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王新伟 通讯员 刘雪红

  贵州省罗甸县边阳镇罗木村兴和种养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地里,50多位工人正在地里移栽早春蔬菜。一大早,村党支部书记刘汉丞照例来到地里“巡视”。他暗自盘算,去年只种了90亩,就赚了21.3万元,而且把20多万元欠账还清了。今年要把158亩地全种上辣椒和西红柿,一年三熟,算下来合作社就真正盈利了。

  田埂上,一位壮实的汉子正吆喝着把农用车上的农家肥卸载下来。“这农家肥真是好东西,有了它,蔬菜的质量好,价格也一路飙升。”村委委员黄正友对记者说。

  一旁的村委会主任谭兴荣看了一下地里干活的工人,他在合作社负责抓生产兼出纳员,每天给工人发放工钱。“今年我们要把158亩地全种上,每个工人按计件发工资,验收合格就发工钱。”谭兴荣说。

  会计颜登伦在工棚的一角,他正乐呵呵地记下当天的账目:“购农家肥2000立方米,共2万元,购地膜150卷,共1.8万元,支付工人工资1500元……”

  罗木村兴和种养专业合作社2008年2月成立,合作社成立以来走过的路并不平坦,村党支部书记刘汉丞感叹地说:“我们用实际行动验证了一句名言:坚持就是胜利!”

谋求发展 踏上创业新路

  2008年2月18日,罗甸县第一家土地股份合作社————边阳镇兴和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19户社员满怀信心地踏上了新的创业道路。

  罗木村有257户1163口人,耕地面积804亩。主要收入来自常规作物种植和务工收入,人均纯收入仅为1379元。为了改变贫困状况,全村738个劳动力中,就有400人外出务工,致使大片土地常年撂荒。

  2007年底,在沿海城市打工多年的刘汉丞决定返乡创业。37岁的他带来的新思想、新观念和种养新技术给这个沉闷的小山村增添了生气和希望。

  在一次村委会上,刘汉丞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现在沿海地区的农民开始了“合作经营”,农户与农户联手,土地与土地连片种植,一来可规避市场风险,二来可以实现集约化经营,三来可以解决土地闲置问题。

  刘汉丞的话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他的想法得到了边阳镇党委的支持。镇党委书记卢海听了刘汉丞的想法后,当即拍板:干!

  在刘汉丞和同样有着打工经历、头脑活络的谭兴荣带领下,村组干部和部分村民开始“试水”。

  2008年2月18日,罗甸县边阳镇兴和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19户社员满怀信心地踏上了新的创业道路。

首战失利 寻找问题所在

  蔬菜烂在地里,社员们的信心大受挫折,萌生了退出合作社的念头。2008年11月24日,11户社员集体要求退社。合作社是继续办下去,还是退却?今后的路怎样走。

  在进行简单的道路、工棚等基础设施建设后,合作社决定大规模种植早春蔬菜。按照他们的设想,放弃常规作物种植,采取“菜—菜—菜”的种植模式,将280亩地全种上蔬菜,实行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然而,280亩土地都种上东西,至少需要几十万的资金投入,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合作社社员联合从信用社贷回14.5万元资金,加上入股的5.69万元,共计20.19万元。

  千辛万苦筹到资金时,已错过了第一季种植时间。社员们匆匆种上黄瓜、苦瓜、西红柿、辣椒等品种。280亩地只种了90余亩,180余亩被撂荒。眼看蔬菜就要上市了,连续两场大暴雨,将蔬菜全部淹在了田里,看着一天天烂掉的蔬菜,社员的信心大受挫折,部分社员萌生了退社念头。

  2008年11月24日,谭兴荣将这个日子记得牢牢的。那一天,11户社员一起来到刘汉丞的家中,集体要求退社。本就贫穷的村民哪里经得起这番折腾,他们只希望,早退早好,少损失。最后,11户村民与合作社达成协议:以他们名义贷的款,由最后剩下的4户社员偿还。

  刘汉丞的心情糟糕到了极点,整晚睡不着。被市场浪潮“呛”了一肚子的水,是赶紧爬上岸还是继续往前游?

  在田边的工棚里,刘汉丞、谭兴荣、黄正友、合作社会计颜登伦一次次坐下来,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问题所在。他们认为,除了自然灾害和资金缺乏以外,经验不足,准备不充分,思想不统一,品种单一都是导致这次失败的原因。但是,合作社还有优势:市场前景好,蔬菜品质好,有成熟的生产技术,有固定的销售网络,还有准确的信息来源。

  4个人达成了共识:必须坚定发展信心,改变发展思路,一定坚守到底。

  带领村民种植蔬菜,合作社统一购种子、地膜、农药,统一协调技术服务指导,统一组织销售,一年来,带动村民户均增收600元。

转变思路 放大合作效应

  “现在合作社处于困难时期,要想把流转来的280亩地全种上,资金根本不够,但若把面积缩小,形不成规模,就难以联系商家。”镇政府给出建议,一方面将合作面积适当缩小,另一方面发动村民一起种蔬菜,同样能把规模做大。于是合作社把122亩土地返还给愿意搞种植的村民,将合作规模缩小为158亩。

  紧接着,4人分头筹备生产物资,联系销售市场。县蔬菜办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不仅帮助调整产品结构,调优蔬菜品种,还派驻一名科技特派员前来指导。在2009年早春蔬菜种植中,合作社和村民们都统一种上了西红柿、黄瓜、辣椒、早玉米等品种,采取“菜—菜—菜”的种植模式实行集约化经营。

  2009年3月,西红柿、茄子、黄瓜刚挂果,就被重庆、广东、广西等地的商贩认购,4月份一上市就销售一空。“去年遇到了好价格,平均价达到每斤1.7元。”黄正友乐呵呵地说。就这样,一年三季下来,销售收入达到52万元,纯收入21.3万元。

  合作社以每天40元的工资聘用村民务工,田里最多的时候达到50人。据了解,合作社从成立到现在,仅工人工资就支付了15万元。从东莞打工回来的黄大青说,她在合作社干活,一年挣了10000多元。“没想到在自己家门口就能挣钱,而且比在外面划算得多。”

  看到合作社越办越好,一些退社的村民又想加入合作社了。刘汉丞说,“这就是合作的力量!我们的大门永远向渴望致富的村民敞开。”

  采访中,边阳镇党委书记卢海坦言,如何让农民的合作之路越走越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经过市场的摔打,明确了发展方向,下一步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和扶持,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推波助力。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