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马上要在山东济南开幕了。
自从第一届全运会以来,全运会已经走过了50年。50年间,全运会见证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步伐,折射出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同时,也烙下了全民健身理念进步的清晰印迹。走过50年的全运会,将会展现怎样一种崭新的面貌,未来两周内可能成为人们的关注点。
看点:市场化运作产生强大经济磁场
大型体育赛事是体育盛会,也是经济舞台。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作为第十一届全运会的东道主,山东坚持把筹办全运会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全运经济”带动战略,借会造势,借势发展。
实践证明,全运会已成为举办地难得的经济助推器:2001年广州举办九运会,筹备的几年正是亚洲金融危机肆虐之时。 广州投资627亿元用于城市建设,是前40年投入总和的3倍,不仅较好化解了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且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2000年和2001年两年,广州市GDP 增长都在百亿元以上;同样,通过举办十运会,南京4年累计投资1100多亿元,城市现代化水平向前提了几年。
本届全运会也是如此:几年里,1400多亿元的城建投入,改变了主赛场济南的城市面貌。80项重点工程、90项综合整治工程的庞大建设规模,一度在全市形成了 3000多处工地同时施工的壮观场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这些基础设施投资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方面产生了巨大效益,不仅创造了30多万个就业岗位,而且按通常的1元基础设施投资能带来7元的产出效应测算,今后几年济南仍将继续展现全运会带来的发展潜力。
经过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全运会不仅成为检验体育事业发展成果的重要舞台,而且成为具有丰富价值内涵的独特商业品牌。全运会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及全运会指定产品、指定服务、特许产品、特许服务经营商等,都散发着独有的商业魅力。
8年前的九运会,市场开发渠道主要有吸引赞助商、专用产品招商、特殊标志使用权转让、电视转播权销售、单项比赛冠名、社会捐赠、门票销售、组织观摩旅游等。
九运会为培育买方市场,突出赞助商的排他性权益,组委会按照多投入多回报的原则,将九运会主会场广告全部留给了赞助商。同时把招商与提供物资和服务结合起来,解决了九运会必需的交通、服装、设备饮水等。经过努力,九运会各项收入超过2亿元人民币,突破历届全运会主要靠行政行为的筹资方式。
4年前的十运会,江苏省成立了十运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十运会的市场化运作。在观念上,确立资源开发”双赢”理念,强调与赞助商的精诚合作,既为顺利举办十运会筹措资金,也为赞助企业提升形象,开拓市场构建平台。在历时两年多的时间里,十运会通过自主营销和代理营销两种方式共计实现赞助招商金额约3.6亿元,占签约总金额的60%。开发了12家“合作伙伴”、5家“赞助商”、10余家“供应商”,为赛事市场开发总体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运会历经上海、广东、江苏3届的市场化运作,全运会品牌得以巩固和提升,无形资产增值,为山东承办第11届全运会的市场开发积累了经验,扩大了合作领域,提升了开发价值。
十一届全运会组委会确立执行“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社会赞助”的筹资体制,坚持资源整合、市场细分,合作共赢,保证每个赞助商在本行业的排他性,体现市场化程度高、资源整合程度高、维权保障程度高的特点,力争开创全运会市场开发的新局面。
目前,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山东航空集团、潍柴动力、山东扳倒井股份有限公司等著名企业,已成为第十一届全运会合作伙伴,将享有行业排他权以及全运会的最高回报和最高礼遇。目前,组委会已与67家知名企业签订了赞助合作协议,签约资金、物资和服务额达6亿元,这一数字大大超过了历届全运会。
作为全运会商品供应商,熊猫烟花、寿光蔬菜产业集团“七彩庄园”品牌蔬菜、“深海泉”健康饮用水及好当家海洋食品等,均得以分享“全运经济”盛餐。另外,全运会所独有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也通过赞助招商、社会捐赠、电视转播报道权、特许经营、开幕式、闭幕式及比赛门票等形式,实现其应有的经济效益。
关注:全民健身与“全民全运”同行
第十一届全运会是在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第一个全国性大型综合运动会。全运会在走过50年的光辉历程之后,办赛目标和办赛理念都有了较大的改变。这届全运会提出了“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办赛主题,突出全民参与、全民共享,全民健身被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以全运会为契机,山东省大力推进全民健身的发展。2007年,山东省体育局与财政厅联合发文,制订了体彩公益金资助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的管理办法,为全民健身项目的资金使用、审批一路开“绿灯”。 据不完全统计,自山东申办全运会以来,全省对于全民健身工程的直接投资已经超过了50亿元。虽然竞赛场馆的投资规模要大一些,但都考虑了赛后利用问题,配有全民健身功能。
全运会走过的50个年头里,与竞技体育取得了突飞猛进成绩相比,群众体育运动则一直稳步前进。1959年,新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建国10年来体育运动事业的一次最大检阅,“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经过这届全运会的举办与推动而变得更加响亮———第一届全运会明确提出,全运会的目的是要团结全国体育工作者,推动群众体育运动的发展和在运动项目上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在广东举行的九运会首次实行大规模的分赛场制,由15个城市共同承办九运会,极大地激发了各地群众的体育热情。借九运东风,广东各地加大了对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例如,当时广州黄埔区就把建设体育健身设施作为“三年一中变”的重点项目之一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二期工程的重要任务,拨款350万元,在全区各街、镇、生活小区、公园、学校、农村建设69个体育健身景点,既美化了环境,又为群众提供了“运动就在家门口”的服务。
十运会主办方江苏省提出了“人民的节日”的办会理念,进一步凸现了群众体育的重要性。事实上,十运会为南京市民留下的不少“体育财富”:南京市人均体育占地面积1.91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高达1.45平方米。与十运会前相比,南京市民锻炼的人数成倍增长。
全运会50年来,尽管“金牌战略”的影响力并没有从根本上减弱,但群众体育运动开展的势头已越来越猛,全民健身蔚然成风。这50年里,我国各地健身场地设施明显增加;群众健身网络系统基本形成;体育人口在不断增多;群众体育指导员队伍也在较快成长。目前,我国人均体育场地超过1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3.4亿,全国社区体育指导活动站超过20万个,农民健身场地已近18万个……
第十一届全运会把主题口号定为“和谐中国、全民全运”,意味着要把焦点放到竞技体育以外更广阔的天地里。根据惯例,山东将办赛任务分解到全省17个地级市。不同寻常的是,山东同时将群众体育设施的建设也纳入全运会承办任务,并且与各市签订了责任书。
山东省副省长、第十一届全运会组委会副主任黄胜说,“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核心内涵,就是把发展群众体育纳入办赛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把第十一届全运会办成一届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盛会。
为了促进更多的群众共享全运会带来的欢乐和激情,全运会青岛赛区近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运动。据了解,青岛市体育局抓住青岛承办奥帆赛和十一届全
运会部分项目的机遇,突出“全民健身与奥运全运同行”和“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主题,科学规划,建好、管好、用好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初步构建起了功能较为完善的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并致力打造8分钟健身圈。
令人高兴的是,刚刚颁布实施的《全民健身条例》使我国的群众体育运动实现了有法可依。《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齐头并进、各项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生动写照,必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体育热情和健身意识,促进公共体育设施改善,推动体育活动更加普及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形成。
图1:五十年间,全运会已经举办了十届(从左至右)。
图2:第十一届全运会全运村是我国全运会历史上第一个全运村。包括运动员村和媒体村。
新华社记者 范长国摄
图3:数万名济南市民齐聚泉城广场举行全民体育健身活动汇演,迎接即将开幕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 新华社记者 朱 峥摄
图4:先期举行的全运会击剑比赛上,广东队夺得男子花剑团体冠军。 新华社记者 王晔彪摄
图5:先期举行的全运会乒乓球比赛上,北京队获女团冠军。 新华社记者 朱 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