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3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伸阅读
依靠科技打赢小麦丰收仗
本报记者 董 磊 郑 杨

  “现在河南小麦的生长情况很好,只要中后期没有大的灾害,今年产量可能会高于往年。”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副主任许为钢说,虽然河南省遇到了6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小麦受灾面积达5000万亩,但抗旱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其中科技保苗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首先,我们培育出来的良种播种质量非常好,优良品种覆盖率接近100%,科技选种为我们抗旱保苗提供了必要条件。其次,2月初抗旱级别上升到一级后,我们又指导农民科学浇水。浇水的时间、浇水量,都由科技人员对农民进行分类指导。”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农科院院长杨剑波对于今年小麦丰收也很有信心,这是因为在抗旱中运用科技手段为麦苗保水施肥取得了很大成效。

  杨剑波代表说,抗旱期间他们组织了3个专家组赶赴安徽旱情严重地区7个市20多个乡镇村,走进田间地头,监测苗情、分析墒情,及时提出科技抗旱保苗意见,将抗旱保苗科技“明白纸”发到农民手中,指导农民加强麦田管理。

  “比如告诉农民及早追施返青肥,将施肥灌溉结合起来,因为营养吸收要靠水分带上。再比如要加强浅层翻耕,就是防止土壤浇水后形成结块,不利于保水;此外,干旱也是滋生蚜虫的环境,我们就提醒农民做好病虫害防控。”

  杨剑波代表认为,科技在抗旱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抗旱保丰收,而且也给农民上了一堂生动的农业科普课。“有些农民看到麦苗黄了,就以为不行了,其实农作物都有一个生长过程,这时我们就鼓励农民别放弃,告诉他只要水肥结合,气温一升高,麦苗很快就能返青。”

  “有科技做后盾,实现河南省600亿斤的小麦收成,我们充满信心!”许为钢代表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