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3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特派员到一线 技术服务送上门———三位来自科技界的代表谈服务经济发展
本报记者 王玲 韩霁

  作为一支活跃在生产一线的科技力量,科技特派员们带着先进的实用技术,帮助企业化危为机,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极大推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如何继续发挥好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如何让先进的实用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代表们就此话题畅谈见解。

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

  在科技服务经济发展中,科技特派员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科技特派员是促进产学研结合的重要纽带。”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南充市农科所花生研究室主任崔富华说,她在2006年成为一名科技特派员,平均三四天就要下到农村一次,对农民的种植全过程进行指导,给农民出点子、教法子、做样子。“我把花生的整个栽培技术做成了课件,带着电脑演示,农民特别欢迎,每次都有好几百人来听。我还到田里现场操作示范,农民在生产中有什么问题,也随时告诉我,我就针对这些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温岭市农林局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林 也是一名科技特派员,主要研究蔬菜和西瓜,负责温岭市箬横西瓜合作社的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加快西瓜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我也经常到农民的地里去,有时一周2次,有时更多一些。我觉得,科技特派员就是一个纽带,连起了研发技术的实验室和使用技术的车间、田间。”林 代表说。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科技厅厅长李兴华认为,科技特派员有效解决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探索出了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途径。李兴华代表介绍说,去年6月,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全面启动了“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每年从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中选派一批中青年教师或科技人员到广东科技型企业驻点工作一年,立足产业发展前沿,服务企业发展需求。这项计划的实施,掀起了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到企业去、到车间去、到生产一线去的热潮。

到生产一线去发挥才能

  “科技特派员一定要到生产一线去,在实践中发现技术需求,解决企业或农户迫切需要的技术难题,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林 代表说。

  崔富华代表也有相同的感受:“我们科研人员只有到企业去、到田间地头去,才能直接了解生产中急需什么样的技术,在摸清关键技术需求后,有的放矢地做研究。”针对四川土壤缺氮、少磷、富钾的特点,崔富华代表指导农民把花生育种的重点放在选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早熟品种上,培育出适合四川土壤和气候特点的优良品种。

  李兴华代表介绍说,去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广东一些企业受到冲击,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就更大了。科技特派员入驻企业后,及时了解、分析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技术需求,制定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案,量体裁衣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提升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目前,已有来自全国近百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57名科技特派员,在154家广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服务工作。

用技术创新服务经济发展

  在广东,有许多科技特派员帮助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事例。李兴华代表介绍说,在帝浓酒业做科技特派员的华南理工大学曾新安副教授,最近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研发出高强电场酒类催陈技术,已通过了广东省科技成果鉴定。该成果的应用,不仅大幅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能耗,同时减少了企业场地、设备成本,加速了资金周转。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这家企业的产值仍在稳步提升。

  在四川,花生种植对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天府花生”虽然价格比同类产品高,但每年都大量出口。崔富华代表说:“我们科技特派员把地膜覆盖技术、垄作栽培、早播、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等高产栽培技术传授给农民,还定期为农民做培训、发资料、讲课。在我们负责指导的12个乡镇,花生亩产已经从平均200斤至300斤大幅提高,示范亩产达到了800斤至900斤,农民收入大大增加了。”

  “科技特派员要有责任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企业和农户。”林 代表说,今年大年初一下雪,刚种下的大棚西瓜苗严重受冻,他立即通过农民信箱向农民发送了抗寒保苗的短信。节后上班第一天,他直接去了温岭箬横镇西瓜大户的瓜棚了解情况,指导抗灾救苗。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