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人物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壶壁自有画千卷笔触精妙美景多
本报记者 廖晓飞

  《冠子·学问》中写道:“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使物然。”这话说的是在河中间落水后,腰中挂的瓠(壶)可以帮人浮在水面,实在是比千金还贵重。王习三一生以壶为媒,与画结缘,将内画艺术发扬光大。

  在衡水,要找习三画院并不难,因为有公交车站名就叫“习三画院”,就在衡水市中心最繁华的地带。实在是没想到在这样一个闹市区还有这么一个艺术场所———中国内画艺术之乡展览馆。

  初见王习三,1.75米的个头,满头的银发,显得稳重而儒雅。已过古稀之年的他依然精神饱满,颇有学者风范。拾级而上,就到了二楼。“左侧主展厅主要展出的是鼻烟壶的历史和我个人的一些作品,右边是我的弟子们的一些作品。”王习三引着我来到了主展厅,让人眼前一亮。

  原来大师的“宝贝”们都在这儿!

  从鼻烟壶到水烟袋,从金属鼻烟壶到玉石鼻烟壶,从有内画的壶到没内画的,这里是一个鼻烟壶的世界。惟妙惟肖的动物、行云流水的山水、风流婉转的仕女、威严庄重的帝王将相、活泼可爱的顽童……在古诗里描绘的美景这里都有,而且都浓缩在寸幅大小的壶壁上。这里又是一个内画的世界。

  “鼻烟壶是内画最早的载体。要说内画,就不得不从鼻烟壶讲起。”从鼻烟壶的历史开始,王习三带我进入了一个内画的世界。进馆时正是下午1点多钟,外面还是艳阳高照,出来时已是华灯满城。聆听他的故事,心情随着他的遭遇而起伏,记者真切地感受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执著追求。

学艺

叶派内画有了外姓传人

  叶晓峰和叶 祺是清末著名内画艺人叶仲三的儿子。当时叶家的画艺,传子不传女,更不会传给外姓人。天赐良机,王习三成为叶派的第一个外姓传人。

  

  内画源于外画,难于外画。首先由一块高档水晶(玛瑙、人造水晶等)磨制成一件造型完美、薄厚均匀的鼻烟壶,要经过选料、设计、开料、整形、打眼、扩膛、掏肩、揉细、抛光、内壁磨砂等10道工序。一件高级的能浮于水面的“水上漂”鼻烟壶,高级技工要用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而作画时是将弯勾笔伸进一个不足2厘米的小口,在一块巴掌大小的地方反向作画,其难度可想而知。而王习三进入到内画行业,也颇具戏剧性。

  王习三出生在北京。父亲开了一家鞋店,家里生活还算比较富裕。小习三天资聪慧,很招人喜欢。家里管账的刘先生写得一手好字,收藏很多法帖、拓片和名人字画。刘先生闲着没事的时候经常手把手地教小习三练毛笔字,教他运用笔墨及掌握字体间架结构,使王习三受到了书法的启蒙。

  上了小学后,小习三最喜欢的课就是图画课和写字课。“小时候我买了很多小人书,那时候的小人书都是黑白的,很多都是用线条勾勒出来的。我就用本子对着临,临完后再用颜料按我的想法涂上色。常常是一本黑白小人书经过我的手后,就成了一本彩色书了。”回忆起小时候的情形,王习三脸上露出了笑容。

  后来王习三考入当时的艺文中学。美术老师对这个喜欢绘画的聪明小伙子很是喜欢,给他系统地讲解了中国画的“六法”、“六要”和品评绘画的4种要求,还给他讲了解剖、透视、明暗对比等西方绘画的基本知识。这使王习三开始步入绘画艺术的大门。

  “有一天,老师带我们去写生,当时骑车路过前门大街时,我发现有家叫‘长春堂’的药店匾额写得非常苍劲有力,很有气势。就边骑边琢磨那几个字该怎么运笔、怎么使劲,没想到前面有个车夫蹲在地上修三轮车,一走神,就把人给撞了。”说到这里,王习三如孩子般哈哈地笑了起来。

  1957年,高中毕业的王习三报考了清华大学的土木建筑系,向往着大学毕业后能为祖国和人民设计最为精美的建筑。但是因为出身原因,王习三榜上无名。后来,离北京城200公里的蓟县招中学老师,选中了王习三。“很矛盾,想去又不想去。一直没定下来。”王习三说,“我喜欢画画,去那边当老师教的是语文。不去吧,那时候母亲身体不好,我也到了挑起家庭的担子的时候了。如果当时不去的话,什么时候才能有工作还真不好说。”最后,王习三还是决定去了。就在王习三准备动身的前一天,母亲因为取暖煤气中毒。于是王习三留下来照顾母亲养病,贻误了到学校报到的时间。

  正当王习三为工作发愁的时候,北京工艺美术公司招300名学徒工。王习三报名后通过考试被录用了。一开始,王习三以为就是编地毯,后来到单位报到时才发现不是编地毯。原来领导在笔试时发现他的画画得很好,于是决定派他跟老师学习内画。王习三回忆说,“当领导把我领到我师父面前介绍时说是叶晓峰和叶 祺时,我都以为在做梦,赶紧跪下给师父磕头。我怕他们不收我啊!”

  跟随师父叶晓峰和叶 祺学习内画,王习三才算真正步入了内画艺术的殿堂。先是画笔的制作。叶派内画使用的竹签勾笔,把一根长20厘米的细竹削成竹签,然后把顶部削尖,再放在火上烤热,将顶部弯过来形成一个笔勾。

  “用竹签怎么画?难吗?”

  “难。竹笔本身就比较硬,蘸上的墨少。画一条线要蘸几次墨,最紧要的是掌握水分适度。水分大了,画出来的线条就会扩染,失去清新典雅;水分少了,墨散不开,就会形成断线失色,画面残缺,失去玲珑剔透的纯朴美感。长长的勾勒线,要做到一笔而就。”说到作画的技术,王习三来了劲。

  “内画是正面观看、反面操作。壶内笔尖向上勾画,有些程序与外画相反。从层次上看,最外层的应最先画。比如画个花,那最外面的花蕊应该是最先上色的部分。”王习三说,“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地方是在作画前将容器内壁磨成毛玻璃面以便着色牢固,但毛玻璃同样会导致看不清勾笔小笔尖的位置,要想画出一幅精美的图画,必须有极大的耐心和熟练的技法才行。再加上是在寸幅之地作画,线条细如毫发,因此画的时候必须是凝神屏气。”

  “那内壁成毛玻璃后看不到笔尖怎么办?还要画得逼真细腻,也太难了吧?”

  “这个就靠功夫了,必须长期练才行,熟能生巧嘛!长期练习,就能达到一定的境界。”王习三不自觉地边说边示范起来,“就这样,闭上眼睛,脑子想着整幅画的轮廓,手随心动。”王习三递给我一个放大镜,指着一个鼻烟壶说,“你来看看这只猫眼睛。”

  “居然是向上看着蝴蝶的。”

  “是啊。一件好的作品就要精益求精,任何一个细节都要求达到完美。作品好不好,用放大镜看看就知道!”王习三说。

  由于王习三有比较好的美术基础,自身勤奋好学,加上两位名师的指导,不到半年时间,王习三开始崭露头角,自己创作作品了。  

  后来,王习三和师父商量后就将原来的名字王瑞成改成了王习三,既有“学习、学习再学习”的雄心,又因为师爷叫叶仲三、师父的艺名叫叶小三,“习三”就又有了向师爷和师父学习之意。在以后的艺术创作中,王习三人如其名,不断学习、创新,创建“冀派”内画,并将之发展成为年产值10亿多元、有4万人参与的产业。

创新

博采百家之长,巧创冀派风格

  他灵机一动,将废电线头捡回去后,用锤子把里面的铝线砸扁,弄成T字形,然后再包上极小手毛笔头,用起来得心应手,而且比原来的竹笔蘸墨更方便。就这样,形成了金属勾毛笔(现叫习三弯勾笔)———“冀派”内画的典型画笔。

  由于长年的创作,王习三左手手背上小指和无名指指关节处都有一层厚厚的茧。王习三解释说,“作画时,是右手执笔、左手执壶。执笔要轻,屏气凝神,精确运笔,稍有不慎,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叶派内画由于使用的竹签勾笔,画的题材很有限。王习三说,“画久了山水画,我就想画画动物,但是用竹签笔很难体现出动物身上毛茸茸的感觉。”有次正巧碰上“鲁派”内画艺人李克昌来北京办事,王习三就向他讨教,借鉴鲁派的竹勾笔加狼毫的办法,把毛笔的笔锋捏平、散开,用“撕毛法”画出了毛茸茸的质感。这方面的代表作是《猫蝶图》:那猫眼透灵气,毛茸茸的质感,再加上惊飞起舞的蝶儿,整个画面清秀典雅,静中有动,情趣有致。

  王习三青年时期充满了波折,即使在生命的低谷时期,仍不忘对艺术的追求,也正是内画让他一次次跌倒后又站起来。1966年,王习三一家被遣返回河北省阜城县杨庄老家接受改造。回到杨庄时他什么也没带,只悄悄装了3个小壶。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王习三的技艺有了重大突破。一次,王习三无意中发现被扔掉的废电线头,可以灵活多样地弯成勾儿。他灵机一动,将废电线头捡回去后,用锤子把里面的铝线砸扁,弄成T字形,然后再包上极小毛笔头,用起来得心应手,而且比原来的竹笔蘸墨更方便。就这样,形成了金属勾毛笔(现叫习三弯勾笔)————“冀派”内画的典型画笔。后来,王习三就是用这种笔画成了妙趣横生的《百子图》。

  1972年,国家有了关于艺人归队的政策。王习三婉言谢绝了回到大城市工作的机会,留在了阜城。在阜城国营综合厂,创建了烟壶内画车间,后来又创建阜城特种工艺厂。这段时间,既是王习三技艺不断提升的几年,也是“冀派”内画影响不断扩大的几年。后来王习三招过三批徒弟,使得“冀派”内画的队伍越来越大。

  在继承“叶派”厚朴古雅的风格时,王习三又融入了“鲁派”细腻流畅的特点,并把画的皴、擦、染、点、勾、丝等技法引入到内画中来,使内画更加丰富多姿。

  后来有外国友人慕名而来,让王习三把名画《蒙娜丽莎》画到鼻烟壶上。传统国画的画法画不出油画的效果,那为什么不用油画的画法来试试呢?

  想法容易做起来难。王习三说,“油墨在磨砂的内壁很容易渍开。有时候刚画上去的时候看起来挺好的,放一晚后,全浸开变得模模糊糊的了!”

  怎么办呢?

  “先是用棉花笔蘸油往上涂,过渡自然,色彩柔和,比毛笔要好些。后来又采用洗相片用的油彩,再用海绵将油吸淡。”经过反复实验,王习三终于成功地把《蒙娜丽莎》微笑神态刻画出来了。这一次,王习三又将内画技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传统的中国内画中引入油画笔墨,可谓是“中西合璧”的一大创举。从此,内画人物肖像更逼真了!不久以后,王习三完成了《中国历代名君国宝图》系列作品。

  “我办学校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内画、学习内画、热爱内画。群众基础起来了,才可能产生更高水平的人才。如果没人学内画,尖端人才从哪来?”

授业

丹青五十载 满眼玉壶春

  在王习三馆中,藏着他的另一个宝贝,几片薄薄的黄纸,画着红红绿绿的花草和石头,这是他师爷叶仲三的底稿。有人愿意用3个王习三早期的作品换,王习三没换。

  王习三清楚地记得,那是1973年,他回北京看望师母时,师母送给他的。“当时我买了些点心和水果回北京看望师母。临走时师母从床底下的一个箱子里翻出一个布包,包了好几层。”王习三说,“师父家有3个孩子,到后来都没有学内画。当时师母拿出这布包时,十分郑重地对我说,‘习三啊,这是你师父临走的时候嘱咐我一定要转给你的’。”

  这是师父对徒弟的期望。

  王习三有3个愿望:办一所学校,出一本书,建一个内画展览馆。如今,王习三的3个愿望全实现了。

  王习三出师后,前前后后带了4批共42个徒弟。如今这些徒弟中很多都成了内画大师,有些还被评为省一级的工艺美术大师。王习三觉得还不够,师父带徒弟有其局限性,能学的人太少。1996年,王习三创办了习三工艺美术中等专业学校,来自全国各地的内画学子慕名而来,系统地学习美术理论、内画艺术等专业课程。在学校学习的不仅有刚初中毕业的学生,还有下岗工人,一些残疾人也来学画。“一支笔,几碟颜料,就能维持生计了。何乐而不为呢?”

  有人不理解,王习三说,“我办学校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内画、学习内画、热爱内画。群众基础起来了,才可能产生更高水平的人才。要不没人学内画,尖端人才从哪来?”

  第二个愿望:出一本书。这个愿望不久前刚实现。送给我的礼物,就是这本王习三主编的系统全面地介绍内画界艺术家及其作品的《中国内画图典》。 

  第三个愿望:办一个展览馆。如果说第一个愿望是责任,第二个愿望是总结,那么这第三个愿望就是归宿。看着这满厅的鼻烟壶,里面有师爷的手稿,有自己早年的作品,还有自己的经典之作,更有徒弟们的得意之作!

  更令老人欣慰的是儿子王自勇已经继承了自己的事业。13岁时,王自勇已经可以独立作画。如今年近40的王自勇已是中国鼻烟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自勇说,“跟父亲学艺,我们俩桌对桌,就这样我父亲跟我讲解鼻烟壶的技术知识,历史渊源。”

  “这个内画是我创立的,最起码在我有生之年不能看它衰败下去。”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期望。

  大学毕业后的王自勇有自己的看法。他说,“艺术家要利用什么样的载体去表现内画,去丰富人们的生活。应该再通过一些现代化理念、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把这个产品延伸。”1997年,王自勇用父亲的名字注册成立了“衡水习三内画艺术有限公司”,开始在礼品领域广泛开拓内画的实用价值。内画笔筒、内画酒瓶、内画小挂件……一件件品位高雅而又实用的礼品走向市场,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欢迎。

  采访结束时,王自勇告诉记者,父亲还有第四个愿望。虽然老人家从没有向人提及过,但作为儿子的他能感觉到:“在北京建立一个中国内画艺术展览馆!”王自勇说,“父亲后来回北京时,常常约内画界的朋友一起喝茶、聊天。但我总感觉老人家不是很开心。毕竟,他从小在北京长大,在北京生活了20多年。哪一天要是能在北京的内画展览馆里会友、聊天,那才是他老人家一生最幸福的时刻。”

  ①在鼻烟壶内画上景泰蓝壶,这件作品被命名为“壶中壶”。

  ②借鉴鲁派的竹内勾笔加狼毫的办法,王习三用撕毛法画出了猫毛茸茸的质感。  

  ③人物肖像雅致肃穆,气韵生动。

  ④《嬉戏图》中的儿童体态生动,构图活泼。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