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企业诚信经营大家谈”系列报道刊出后,在高校引起了热烈反响。11月13日,北京交通大学师生就此召开座谈会,分析了当前企业经营失信的原因,就如何加强企业诚信经营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要提高失信成本
“企业对诚信经营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不能看上面监管严了,自己就抓紧一点;风头过去了,就放松产品质量。”2006级会计系学生张泽华说,这次“三鹿”奶粉事件给大家上了生动一课,企业经营者要时刻牢记诚信经营才是立身之本,发展之基。
为什么当前有一些企业频频失信?经济管理学院穆东教授分析有三个因素:一个是诚信体系不够健全;二是交易企业或个人之间信息不对称,成为不诚信滋生的土壤;三是不诚信的违约成本太低。她认为,眼下当务之急就是全社会要建立诚信的投入产出机制,加大对违反诚信的惩罚力度,提高不诚信成本。
有效监管与社会监督并行
傅少川副教授说,现在企业经营受很多内外因素制约,一方面要求企业主动讲诚信,另一方面必须加强有效监管。
经济管理学院丁慧平教授说,可以充分借助社会的力量,比如建立中介机构对企业诚信有一个公正的评价。
刘天善副教授从法律的角度提出了看法。他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是信用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石,企业只有诚信经营才能为市场经济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现在很多企业提出“合法经营”口号,但仅此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强调诚信经营。要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比如社会道德培养,法律规范,制度约束,完善监管体系等。
在座谈会上,王耀球教授提出,在企业家的培训中,不仅要求提升其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更要帮助其建立社会责任感,让企业家坚守天理公道和操守良知,秉承中国古代“利从诚中出,誉从信中来”的商言。
建立企业内在的约束机制
企业文化研究所所长黎群认为,除了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等外,企业应该建立一种内在的约束机制,着眼于长远,着眼于持续发展,着眼于构建一种诚信的文化。“诚信经营不仅是企业长期利益所在,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
MBA中心主任张文松说,做任何业务都应坚持持续经营的观点。因此他提出企业应建立自己的包括社会责任等战略目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部副教授李效东说,企业要讲诚信,就不能让企业盈利的目标超越以人为本的目标。对于企业来说,“其实诚信才是最能挣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