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安全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近年来,我国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严重的问题。“三鹿奶粉事件”的教训充分说明企业诚信经营的重要性。作为国家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如何促进企业诚信经营,全面推动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
记者:请问质检总局在促进企业诚信经营,全面推动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上做了哪些工作?
刘平均: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就必然要求加强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一是逐步建立健全质量信用体系规章制度。按照社会信用体系的总体部署,依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质量信用体系规章制度。2006年10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强企业质量信用监管工作的意见》,研究起草了《质量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质量信用产品管理办法》、《质量信用分类监管办法》,建立了企业质量信用承诺等制度。
二是加强了信用标准化工作。建立了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政策定向、市场定需、专家定位”的研究发展模式,开展信用标准化研究,发布了《信用基本术语》、《企业信用等级表示方法》、《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处理和提供规范》、《信用中介组织评价服务规范信用评级机构》、《企业信用数据项规范》等一批信用基础标准,为信用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是推行实施质量信用监管工作。主要采取4项措施:第一项措施是建立了以企业质量管理、产品质量、质量监管等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企业质量档案。第二项措施是确立了企业信用分类等级标准,实施质量信用分类监管。第三项措施是建立了企业信用信息发布平台。在质检总局门户网站上,设立了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专栏,发布产品质量信用记录。第四项措施是加快全国企业质量信用信息数据库系统的建设,为汇集信息、查询信息、依法披露信息打下信息化基础。
四是对质量诚信高的企业,实施了扶优扶强政策。积极推进名牌发展战略、“绿色通道”、“出口企业分类管理”等一系列扶优扶强工作,提高企业的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开展“打假保名优”专项行动,大力扶持质量可靠、信誉良好企业和产品的发展,维护名优企业的声誉和权益。
五是加大了监督执法工作力度,惩戒失信行为。深入实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推进执法打假工作,及时处理质量失信企业,建立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
六是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各级质检部门积极为受理产品质量投诉提供便捷、快速的维权通道,为消费者解决质量纠纷、挽回经济损失。
七是进一步加大质量诚信宣传力度。继续开展质量月、质量兴市、质量万里行、百城万店无假货等活动,在全社会倡导“以质量求生存、以信用求发展”经营理念。
记者:当前我们在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上还存在哪些不足?
刘平均:不可否认,近年来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广大企业的质量诚信意识也有了提高。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任务还十分繁重。一是企业质量第一责任人的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企业质量信用意识还有待继续加强。二是假冒伪劣、缺斤短两、降低标准等质量失信现象还屡有发生。三是社会信用乃至质量诚信体系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全国范围内信用信息的公开、共享、使用、服务机制还不健全。
记者: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质检部门有何新举措?
刘平均:强化企业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促进企业诚信经营。一是切实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建立实施质量责任制,落实生产企业对于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把保证质量安全、提高质量水平作为首要任务。二是引导和帮助加强质量管理,实施和全过程质量控制,把企业质量信用建设落实到企业经营环节的全过程。三是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教育和培训,宣传质量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树立质量和信誉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四是引导企业建立诚信经营的自律机制,把诚信经营变为自觉行动。
打牢质量信用制度基础。根据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际,加强质量信用规章制度建设,逐步制定质量信用信息管理、质量信用分类监管、质量信用中介机构人员管理、质量信用格式报告、企业质量承诺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进一步加强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基础建设。一是加快“金质工程”全国企业质量信用信息数据库系统的建设。二是加强质量信用信息的综合应用,形成分类监管、决策辅助、失信预警、信用报告、信用跟踪等能力。三是继续推进产品质量信用记录网工作,提供质量信用信息查询,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狠抓质量信用分类监管。一是继续完善质量信用评价体系,大力推进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的现代化,不断提高质量信用分类监管的水平和效能。二是完善激励机制。三是建立质量信用“黑红名单”制度。
狠抓扶优扶强,奖优惩劣。一是继续推动名牌战略、地理标志保护、出口免验、绿色通道等扶优扶强工作,鼓励产品质量好、信用度高的企业加快壮大发展。二是严格执法,加大质量失信惩戒力度。
狠抓质量投诉和维权机制的建立。加强质量举报和投诉处理机构建设,实现投诉热线与企业售后服务体系的联通,畅通消费者质量投诉和维权渠道。 狠抓质量诚信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利用电视、广播、信息网络等,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质量诚信教育,动员全社会树立质量信用理念,增强质量信用意识。深入开展“质量月”、“质量万里行”等群众性质量活动,营造全社会追求质量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