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11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制度创新:光谷在“光”更在“谷”

  在光谷有一条很特别的街道。在这条不足1公里的路上,聚集了数百家高科技企业。和武汉很有名的汉正街、吉庆街一样,它也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创业街。

  汪琪2006年来到创业街之前,从事的是医疗设备营销。他无意中了解到华中科技大学正在利用光电子技术研发三维心电图技术,虽然还不成熟,但现有的成果却已经把传统心电图机的成本降低了许多。

  传统的心电图机利润不高,做医疗设备营销的往往不会花心思去推广,但是汪琪知道,近年来国家加大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的投入,对心电图机、B超机等需求量迅速上升,市场空间很大。

  他很快说服了华中科技大学的教授转让技术,在光谷创业街成立了武汉中旗电子有限公司,开始生产心电图机和B超机。公司发展出乎意料地顺利———2006年公司成立,2007年5月份第一批产品销售,当年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2008年上半年达到2700万元。

  “我了解市场,华科大的教授有先进的技术,而创业街有很好的机制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汪琪说,创业街有风险基金,有经营性物业贷款等金融衍生产品,有独特的孵化体系,只要有好的想法,好的点子,都能很快起步。

  汪琪的经历在创业街很有代表性。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的王泉形象地说:“每年都有一批骑着自行车的年轻人进来创业,出去时没有一个不是开着汽车出去的。”

  颇具规模的环保生产企业凯迪电力公司就是从创业街走出的代表企业。1993年成立之初,凯迪电力主攻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和锅炉在线检测清洗技术,注册资金只有10万元,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出资成为公司的发起股东之一。1995年,创业中心增资帮助凯迪电力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在1999年完成上市。2003年为支持其实施管理层持股,创业中心又以净资产为基价出让所持有的股份。经过15年的发展,凯迪电力已拥有20多项专利技术和数百项专有技术,成为国内环保行业的龙头企业。

  不仅是创业街,从1987年我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创业服务中心在东湖高新区诞生开始,东湖高新区不断创新孵化管理和经营模式,先后建立了武汉东湖创业中心、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软件园、光谷创业街等各类综合孵化器以及软件、空间地理信息、IC设计等专业孵化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业孵化网络体系。20多年来,这里孵化出了1000多家企业,2000多项科技项目。

  对于众多聚集到光谷的企业来说,光谷的吸引力在“光”更在“谷”。光电子产业集聚带来的集群效应和光谷制度创新对企业的扶持培育同样重要。

  “‘光’只是一种产业形态,光谷的关键是要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打造有利于吸引人才、有利于人才创业的谷地洼地,争取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刘传铁说。

  对于光电子产业来说,资金是企业创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东湖高新区组建了规模为10亿元的光谷基金,构建中小企业投资体系,发展风险投资,先后组建了东湖创投公司、华工创投公司、武大创投公司等20家创业投资公司,累计筹集资本金30多亿元,聚集了投资咨询管理公司116家。同时,积极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据了解,高新区近年来承担国家部委、省市的创新和产业化项目962项,各级财政投入资金达25亿元,引导银行信贷资金100多亿元。

  光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各类资金源源不断地注入光谷。惠普、西门子、阿尔卡特、康宁等世界著名光电子企业均在光谷投资,继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9月22日,投资上百亿元的中部地区第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武汉中芯国际在光谷投产;同时,富士康产业科技园一期工程数码相机和电脑项目已经试生产。

  “光谷早已不仅仅局限于光电子产业了。”刘传铁说,一个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光通信、移动通信、激光、半导体、消费电子、软件与服务外包、显示、生物医药与高科技农业、能源环保、现代装备制造等十大支柱产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2007年,东湖高新区实现企业总收入1300亿元,比2001年翻了两番。2008年前10个月,完成企业总收入1467亿元,同比增长35.1%,全年企业总收入预期将达到1800亿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