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理论与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8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
刘正山

  温泉产业大有可为,发展前景广阔。当前,要加强温泉产业基础性工作,推动温泉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第一,做好温泉产业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温泉,集“水”、“矿”、“热”于一体,既是十分可贵的保健矿水资源,又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从能源角度看,我国目前温泉年开采量约3.45亿立方米,可提供热能1776.3兆瓦,折合标准煤191.2万吨,仅占可采量的5.82%,大量热能尚未得到有效利用。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对温泉的能源性质缺乏认识,导致温泉梯级开发综合利用项目较少,缺乏对循环利用技术的开发与支持,井采温泉水回收率低,利用方式单一。据悉,在一些采取直供、直排供暖方式的单位,其温泉热能利用率仅为20%左右。充分利用温泉的热能,有利于缓解常规能源供应紧张并改善生态环境。

  第二,做好温泉资源的地质普查工作。

  如果不将区域资源论证清楚,把温泉资源的地质基础性工作做好,就不能正确地引导温泉资源开发利用,也难以做到科学管理。

  目前,我国温泉地热资源勘查程度较低,一些地区尚未开展地热资源勘查。地质勘查滞后于开发利用,影响温泉资源勘查开发规划的制定、资源的利用以及温泉产业发展。

  要把温泉资源家底摸清楚,就要加强勘查,提高勘查水平和精度,准确计算温泉资源总量和可采资源量,严格按批准的可采量取用温泉,严禁超采,确保温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三,尽快理顺温泉资源管理体制。

  应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对温泉资源实行统一管理,提高综合利用程度,以有效地提高温泉的养生保健以及能源功用,避免资源浪费和地下水位的下降,保持温泉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第四,加强地质环境评估与监测工作。

  应加强监测,建立和完善监测系统和网络,做好温泉开采动态监测与可采资源量的分析研究,并对其水位、水温、水质变化进行长期监测,系统掌握开采量变化所引起水位、水温、水质变化,利用系统、完整的动态监测数据库,分析研究温泉可采资源量,适时调整温泉开发利用的结构和布局,做到均衡开发,可持续利用,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

        (作者系国土资源舆情编辑部主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