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2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了广大旅客的平安
———武警某部队抗灾救灾纪实
本报记者 李凌志 通讯员 史照栋 罗大军

  前不久,一幅题为《士兵被冻伤的手》的图片感动了无数观众。这一双双手,就是被群众誉为“抗洪王牌师”、荣立集体二等功的武警某部队官兵的手。10年前,就是这一双双手,降服了肆虐的洞庭湖洪魔。10年后,还是这一双双手,托起千万回乡旅客的平安梦。

  记者见到这些官兵时,他们的双手依然红肿皴裂。说起打通京珠高速郴州段的攻坚战,战士们记忆犹新。

  1月28日,在部队长赵永平、政委卢江辉的带领下,战士们与一轮又一轮来袭的冰雪,展开“拉据战”。镐头秃了,锹把断了,手套磨烂了,粘在满是血泡的手上,一扯钻心的疼……官兵们呐喊着,因为他们明白,早一分钟开通道路,滞留的数万旅客就能早一分钟平安回家。

  2月1日10时,京珠高速郴州段良田加油站顶棚被冰雪压垮,指导员胡嘉义率领官兵冲向现场,双手划伤出血,指甲被掀起,却冻得木然,感觉不到疼痛。经过5个多小时紧张抢救,终于救出被困群众,并将3名重伤员抢送至医院治疗。

  经过5天的奋战,京珠高速郴州段全线贯通。官兵们手拄铁镐铁锹目送被冰雪滞留多日的车辆从面前驶过。司机们含泪摁响了喇叭,成千上万的旅客隔着窗户挥手致意。

  抗灾一线是尖兵,文明执勤为群众。在铁路被冰雪阻断的日子里,该部在受灾最重的广州火车站执勤8昼夜,用双手传递着真情大爱。

  1月31日,让山东籍民工张平军永远难忘。在几十万滞留旅客中,他和妻子被人流冲散,怀中两个月大的婴儿已经两天没有吃奶了。绝望的他把目光投向了守护着放行匝口的武警官兵。

  营长刘晓光知情后,立即用喊话器反复呼喊孩子母亲的名字,让战士把老张架到高处寻找妻子的身影。终于,几十万滞留旅客中,一名几近虚脱的妇女在拼命的招手。几百米的距离,穿插分队官兵们挤了35分钟,终于将她从摩肩接踵的人群中举过头顶,传递出来。

  2月2日傍晚,车站东侧匝口人群中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呼喊:“救救孩子啊!”东侧是滞留旅客最密集、拥挤的地区。现场指挥员魏丁未登高一看,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夹在人流中,处境危险。“应急小分队,跟我上!”魏丁未一挥手,12名战士迅速直插人群,把孩子从头顶上举了出来。

  一个上午,战士徐欢在外围接送战友传送出来的晕倒和生病的旅客,身体瘦弱的他背起百十斤重的旅客一趟趟艰难行走,当他把第10名旅客抱进救护所时,自己却累得连筷子都拿不起。

  “喝一口姜汤御御寒吧!放心,我们一定会战胜冰雪,一定能让你们早点回家!”一位受困旅客捧起姜汤,她的眼睛湿润了。炊事班班长周越每天和战友们不停地烧姜汤,他说:“倒了2万多杯姜汤,指头都伸不直了!”

  患难见大爱,冰雪见真情。抗击冰雪灾害期间,武警某部队官兵们奋战在高速路上、车站广场、电缆运输一线……平安送走滞留旅客350万人,帮助救治危难群众1280多人,打通135公里冰封高速路,手搬肩扛3000多吨电力物资,用一双双平凡的手谱写忠诚卫士服务人民的壮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