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电了!”2月17日晚8点,桂阳县到处都欢呼着同样一句话。湖南灾情,郴州最重;郴州灾情,桂阳最重。在经历了20天断电之后,桂阳市民终于迎来了期盼的光明。至此,郴州所有县市区全部恢复与电网主网相连。
在这温暖的时刻,人们格外怀念为抗冰保电而牺牲的樟市镇水电站站长曹述军烈士。
那是光荣而让人落泪的一幕:2月4日下午,曹述军带领同事和村民经过连日来的冰雪奋战,所分管的竹里、毛甫、水盘等村相继恢复通电。为了片区最后一个村———泊山村的人们在除夕前通上电,他在抢修邓株山头最后一根电杆的施工过程中,从12米高的电杆上不幸跌落,因伤势过重,永远离开了……
“没有想到那是最后一次听到大哥的声音。”曹述军的二弟曹石清含泪追忆:1月31日,农历腊月廿四,是我们这里过小年的日子,兄弟们给他打电话,让他过来团聚。他说:“我急着往山里搬线路器材呢,这回就不聚了。”大伙儿好心劝他:“长沙、郴州、嘉禾都有人为抢修电力设施,从电杆上摔下,你不要搞了,太危险,等冰雪融化后再搞。”他笑着说:“我会注意安全的,等电力设施抢修好了,今年大家都到我们电站去过年。”
和曹述军相濡以沫30多年的唐国玉没有想到,面条加荷包蛋,就是她为丈夫做的最后一顿饭,也是丈夫的最后一次生日餐。2月2日,这一天是曹述军54岁的生日。儿女打电话给他说,我们买蛋糕为你祝寿。他风趣地答道:“谢谢你们的祝福,但我还在山上爬电杆呢,以后再补吧……”妻子听了心疼,从家里赶过去想给丈夫做点好吃的。可是曹述军一大早上山,下午5点多才匆匆回到宿舍,浑身都湿透了。唐国玉一边在火炉上为他烤衣服,一边问今天是你的生日,做点什么吃?疲惫不堪的曹述军说,来碗面加两个荷包蛋吧。
与曹述军共事多年的蒋宏琦没有想到,2月4日那天站长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风雨20载,站里的人来来去去,只有他俩始终坚持在基层电站的岗位上,结下了深厚的友情。“雪灾来了,老站长给大家安排任务,让我在机房搞发电运行,他带人出去架电线杆。我想一起去,他不同意,担心我有高血压。从1月26日起,他翻山越岭,一根根电杆检查,一条条线路疏通。山路上的雪没过膝盖,空手走都摔跤,抢修人员里数他年纪大、身子单,可他总是冲在最前面。站长是几十年的老水电,为了轻便、灵敏、好作业,他爬电线杆时不穿棉袄毛裤、不戴手套。2月4日那天,站里分管的4个村只剩泊山村没有恢复通电了,他一连爬上3根电线杆抢修完毕后,体力已经严重透支,但他还惦记着山里最深处那待抢修的最后一根电线杆,只要修好它,几百个村民就能过个亮堂年了,就在这最后一根电线杆上,站长摔了下来,他实在是太累了……”
村民们说:“我们看到电来了就想起曹站长,他就是一根屹立在我们村里的电杆,为我们不懈地传送着光和热。”
1977年,在村里当生产队长的曹述军被乡上抽派,负责修渠道建水电站。他带领一帮人起早贪黑,艰苦奋斗了两年,建成了樟市乡第一所水电站,使当地百姓告别了点煤油灯的日子。1988年起,曹述军任樟市水电站站长,他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20年。水电站一般都是建在落差大、扬程高的山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办公条件差,他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每天坚持给群众安全送电,从未间断一天。简陋的办公室里,除了电工器材,就是书籍、工作报表和用电交费账单。更让人感动的是,他一人干几个人的活,既是站长又是技术员,还兼管检修,而领取的工资却和其他职工一样。在他工作过的地方,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电力贴心人和服务员。
终其一生,曹述军都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个精神就是奉献,就是拼搏,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不计个人得失乃至安危。
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有一次,村里的一个小女孩不慎掉入井里,他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把女孩救了上来;有一回,为追击几个盗窃电力器材的不法分子,他独自一人骑着摩托车奋力追赶,迫使窃贼扔下器材,落荒而逃。2004年,由于勤学肯干技术好,他被县水利局破格招录为水利员,分配到离家百余里的樟木乡工作。当时他年过半百,身体欠佳,但为了党的工作,他毫无怨言。在樟木乡工作的两年里,他常常是风里来雨里去,驻村到条件最艰苦的边远山村。
对于曹述军的离去,了解他的亲人和同事有着无尽的悲痛,更有着由衷的自豪。他们说,他人虽然走了,但可贵的精神永存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