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善 ——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新平台
日前,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一期)项目开工仪式在浙江嘉善祥符荡创新中心举行。该项目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标志性项目,肩负着为示范区率先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创新生态优势转化路径的战略重任,被列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重大项目库和浙江省重点项目建设清单。
嘉善县地处上海、杭州、苏州、宁波四大城市中心位置,肩负着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两大国家战略。近年来,该县发挥区位优势,聚焦长三角创新资源,探索接轨区域中心城市协同科技创新机制,高起点打造祥符荡科创绿谷,持续增强对长三角基础研发、先进技术、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据介绍,此次开工的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一期)项目位于祥符荡创新中心浙大智慧绿洲组团,总投资约44.54亿元,占地486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将重点建设未来食品、未来健康、未来设计、未来环境、未来城市等八大未来实验室和数智机械等交叉实验室,浙江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长三角研究生培养基地,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未来创新园,以及酒店、公寓等高端服务配套设施,计划将于2027年12月完工。项目投入使用后,将集聚人才近万人,建成科技研发、产业转化、卓越教育、高端智库等七大功能板块,打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此外,位于嘉善县西塘镇开源大道68号的数慧云巷同时开园,浙大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的智慧城市、未来水务、智能绿建、未来环境等未来实验室正式入驻。
在未来水务实验室,只见机器人正转动机身在满水管道里工作,所到之处,管壁模拟污垢纷纷掉落,它身后拖着的长“尾巴”,则清晰地把作业画面传向管外的电子显示屏。“这就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智能管道清洗机器人装备及管道测试平台,专门清理老小区水管水垢。”未来水务实验室特聘副研究员郭健说,实验环境下,它最快的行进速度能达到每分钟10米。“居民用水水网管道清理问题在老旧小区尤为突出,我们的产品不仅能探测管道,还能清洗。”郭健介绍,目前,该项研究成果正在测试完善阶段,即将投入实际应用。
更优越的科研条件、更宽敞的实验空间,让一批科研成果加速落地。在未来环境实验室的新办公区摆放着的“智能控藻机器人”融合了pH值、水温、溶解氧、浊度、蓝绿藻等因子分析仪表,采用低频变频超声波控藻的原理,实时监测水中藻类的生长变化、周围水域的水质变化情况以及区域内气象变化等关键信息。“这款机器人改变了传统人工治理的方式,有效减轻企业和有关部门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费用,帮助管理部门提高对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掌握,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有效防控有害藻类的过度繁殖,对保持水体生态的多样性、稳定性及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起到保障作用。”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未来环境实验室工程技术专家刘磊表示,目前产品也在不断优化迭代,针对不同水域打造不同功能的智能控藻机器人,并加紧后期宣传与推广。
除了浙大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的各大实验室,嘉善其他高能级科创载体的标志性成果同样不断涌现——嘉善复旦研究院自研的高精密热力传感芯片,可替代昂贵的算力芯片开展后续封装研发;上大研究院实现4N级高纯电解铁产业化,5N级高超纯铁已小批量生产;祥符实验室攻克DNA储存技术实现海量信息的高密度、长时间、低能耗存储……这些科创载体在新材料、集成电路等领域共研发标志性成果40项。
嘉善县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海峰表示,“接下来,嘉善要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企业的地位。聚焦‘转什么’,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的供给,聚焦‘怎么转’,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通道,着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信息对称,提高科产联动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