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
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
今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持续加大实施力度,向市场释放充足流动性,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引导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稳定了市场信心和预期。
“9月下旬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以较大力度实施降准、降息,优化调整房地产金融政策,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两项工具,鼓励长期资金入市,市场反应积极正面。”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在总量方面,今年以来,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综合运用,包括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2万亿元;公开市场操作及国债买卖、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在结构方面,董希淼表示,央行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1000亿元,引导金融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滴灌。10月末,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4%;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17万亿元,同比增长21%;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33万亿元。
在价格方面,我国多次降低政策利率,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债券市场融资利率下行。LPR下降了3次,其中1年期LPR从3.45%降至3.10%,下降3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从4.20%降至3.60%,下降60个基点,降幅均为历年最大。10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5%左右;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15%左右,均处于历史低位。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进一步畅通。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支持优化金融业增加值季度核算方法,治理资金空转;整治“手工补息”,引导存款利率下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汇率方面,强化预期引导,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在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有力度的降息”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董希淼认为,当前,我国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与此同时,欧美发达经济体步入降息周期,货币政策转向宽松,我国货币政策加大调整的空间更大。下一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基调由“稳健”变为“适度宽松”,意味着货币政策正在转向,将有助于加强预期管理,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展望2025年,董希淼表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在三方面持续发力,更具前瞻性、有效性、针对性。一是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力度,助力宏观经济熨平周期波动和外在冲击,彰显前瞻性;二是在总量上保障流动性更加充裕,在价格上适度降低成本,增强有效性;三是运用好存量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必要时创设新的工具,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体现针对性。此外,董希淼认为,货币政策方面,应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强化金融对促消费、扩内需的支持服务,还应采取更多政策措施,激发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