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张成刚:
多措并举拓宽就业路
2024年,我国就业市场在保持稳定向好态势的同时依然存在较大压力。“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市场潜力大、经济韧性强等有利条件没有改变。这些有利条件将成为稳就业的重要保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认为。
前三季度,各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0%至5.3%之间,总体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也低于5.5%左右的年度控制目标。基于数据,张成刚分析:“今年,重点就业群体在实现就业过程中面临不同困难。一是青年失业率连续数月维持在17%以上;二是农民工的就业领域多集中于建筑业等第二产业,受房地产下行影响,岗位需求大幅度减少,就业难度有所加大;三是低收入家庭和失业人员面临较大就业压力。”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千方百计促进广大劳动者就业质升量增。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出要促进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协同发力,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标志着我国就业政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今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就业创业支持政策。其中包括:加大促就业专项政策力度;落实和完善稳岗返还、专项贷款就业和社保补贴等政策,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行业企业支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做好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对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帮扶;适应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人才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稳定和扩大就业。”张成刚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1049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87.4%。落实稳岗返还和专项贷款政策,重启失业保险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向17万户企业发放9亿元,惠及62万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04亿元,惠及职工5605万人。帮助10万余家重点企业解决用工需求186万余人次,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发布岗位需求1720万人次。
张成刚表示,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带动了灵活就业进一步发展,有效缓解了就业市场压力。当前,新就业形态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者对新就业形态的认知不断提升。大批劳动者通过网约车、外卖配送、城市配送、直播电商等新就业形态实现就业。
今年以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障进一步改善。人社部等部门出台“三指引一指南”,为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指引》,指导平台企业充分听取工会和劳动者代表意见建议。如今,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制度试点已开展两年,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已累计参保900余万人,未来有望进一步扩面。
张成刚表示,当前,新就业形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为劳动市场注入了稳定力量。全社会应该更加重视新就业形态的就业创造作用,通过政策扶持和规范发展,使其成为稳定就业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