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收购熨平粮价波动周期
面对粮食价格波动下行的挑战,我国充分发挥政策性粮食收购逆周期调节作用,有助于粮价止跌企稳,保障种粮农民利益,也为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秋粮收购正酣之际,中储粮近日发布增加2024年产玉米收储规模的消息。这是在江苏、河南、黑龙江、安徽等稻谷主产区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收购之后,国家再度释放稳定市场预期的强烈信号。面对粮食价格波动下行的挑战,我国充分发挥政策性粮食收购逆周期调节作用,有助于粮价止跌企稳,保障种粮农民利益,也为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粮食价格下行是国内外粮食供求深刻变化的结果。从全球来看,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粮食供应相对充裕,再加上全球增速放缓对粮食需求产生抑制作用,进一步加剧粮食市场的供需失衡。从国内来看,预计今年粮食产量有望突破1.4万亿斤,粮食库存充足。然而,在消费需求并未显著增长的情况下,粮食供强需弱的矛盾日益突出,粮食价格承压下行。在国内外粮食市场联动性日益紧密的情况下,国际粮价下跌通过进口渠道传导至国内市场,对国内粮价下行产生影响。
粮价是不是越低越好?当前,粮价下跌看似对消费者有利,能够以更低价格买到粮食,实际上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如果放任粮价持续下降,农民种粮收入就会下降,农民种粮积极性将受到打击,不再愿意投资粮食生产,长期来看可能导致粮食产量下降,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在秋粮收购期间,国家在稻谷主产区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收购,增加2024年产玉米收储规模,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为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从目前来看,政策性收购作用逐渐显现,主产区中晚稻市场价格普遍小幅回升,各地玉米现货价格纷纷止跌。
政策性粮食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具有逆周期调节作用。这是由我国国情和粮食生产特点决定的,也是粮食安全治理能力提高的重要体现。我国人多地少,粮食生产受自然条件、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长期存在“两丰两平一歉”周期波动规律。我国通过收购和投放政策性粮食,调节市场粮食供求平衡,引导粮价回归合理水平。在粮食供大于求、粮价下行时,通过政策性收购,将市场中流通的粮食暂时储存起来,减少市场供应量,促使粮价回升;在粮食供应短缺、价格上涨时,通过适时投放政策性粮食,增加粮食供应量,为市场降温,促使粮价下降。过去几年,通过投放政策性粮食,抵御住了粮食价格迅猛上涨带来的冲击。现在,通过政策性粮食收购,同样可以有效抵御粮食价格下降带来的冲击。
政策性粮食收购能够有效稳定市场预期,确保粮食市场平稳运行。在市场经济中,粮食价格波动是常见现象,但是企业一旦沉溺于粮食价格恶性竞争,追求低价粮源,不再追求产品质量,就会损害消费者权益,扰乱市场秩序。长此以往,会影响粮食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启动政策性粮食收购,可以遏制粮食市场恶性价格竞争,确保粮食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在稳定的价格环境下,企业更倾向于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业链、降低成本等正当竞争提高市场竞争力,这有助于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性粮食逆周期调节,是我国几千年粮食治理经验层层积累的结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建立储备粮,汉代正式形成常平仓制度,承担着“丰则贵籴,歉则贱粜”的调控职能,通过储备粮的高抛低吸进行逆周期调节,实现以丰补歉,熨平周期,解决谷贱伤农、米贵伤民的问题。现代粮食储备制度是从古代常平仓制度发展演变而来,虽然时代变了,名称变了,用于调控的粮食更加丰富,但内在运行逻辑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有了丰厚历史的滋养,我国粮食安全治理能力将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