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巴扎走一走
巴基斯坦的大城市,如卡拉奇、拉合尔和伊斯兰堡,总是游客们领略该国风光样貌的最好去处。论文化,这些大城市里有许许多多历史遗迹和博物馆,记录了这片土地从古至今的大小故事;品生活,每个街区都至少有一个大市场,尤其是夜幕降临,灯光亮起,本土特色与异国风情在流光溢彩中交织在一起,令无数游客流连忘返。
许多人说,要了解一座城市,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逛逛当地的市场。对巴基斯坦来说,这个市场必是巴扎。
巴扎意为集市,也可理解为农贸市场,不过巴基斯坦的巴扎却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巴扎有很大差别。比如,伊斯兰堡的巴扎通常不会选择在闹市区,而是会找一处离市区较远的地方,让商贩们来此摆摊。许多巴扎的开放时间也与其他地方不同,通常每周只开放包括周日在内的3天,这样的巴扎也被称作“星期天集市”。
“星期天集市”堪称巴基斯坦本地人的“百货商店”,大体可分为“用的”和“吃的”两大区域。前者主要经营衣帽鞋袜、厨具餐具、手工艺品、床上用品等,还有一些摊位卖儿童玩具或类似的好玩物件;后者则是蔬菜、水果、主粮和香料的“地盘”。
在这样极具本土淳朴风貌的集市上,耳朵永远和眼睛一样辛苦——小贩们的叫卖声、手推车的移动声和顾客们的砍价声总是夹杂在一起,吵吵闹闹却红红火火。
最有趣的是讨价还价。在巴扎购物,不会砍价可不行,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本地居民,只要到了这里,似乎立刻就会“解锁”这项技能。有时候,商贩和顾客甚至会为了几百巴基斯坦卢比(1巴基斯坦卢比约等于0.0257元人民币)的差价争得面红耳赤;还有的购买者会采取“说走就走”的策略,只要价格不满意,立即转身离开。毕竟,所有顾客都知道,这里商铺众多,只要好好走一走、看一看,很可能会找到质量更好、价格更便宜的同类商品。
逛巴扎和逛商场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受。就说买鞋,许多巴扎的鞋店里会售卖一种被称为“Peshawari Chappal”的男士凉鞋。这是一种源自白沙瓦普什图人的传统凉鞋,鞋面由皮革制成,鞋底则由橡胶制成。相较于大商场里售卖的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的商品,很多人明显更偏爱“巴扎同款”,因为这里的许多鞋子是商贩们手工制作的,尽管做工不一定非常精致,但更加传统也更加耐用。
此外,巴扎里还有许多二手店铺,主要售卖各种二手大牌,不少货品都是九成新的,看上去几乎和专卖店里的新品一模一样,但价格却要优惠得多。
以“吃”为主题的区域也是不能错过的。熟悉巴基斯坦的人都知道,巴扎里售卖的蔬菜水果通常比超市里的更加新鲜,尤其是买水果,最好还是到巴扎来。个中原因说穿了很简单,由于巴基斯坦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冷链运输能力有限,果农们通常会将还未完全成熟的蔬果提前采摘下来,运送到超市,以防其变质,砸在手里。而巴扎则不一样,巴扎供应链极短,农户们大可不必担心中间环节,只需待果蔬成熟再采摘售卖即可。这也使得巴扎蔬果售卖区里经常出现一道奇景——来这里买东西的本地人和游客一样多,不少商贩已经习惯了在当地语言和多门外语间无缝切换,顺嘴程度堪称丝滑。
巴基斯坦的巴扎已经存续了无数个春夏秋冬,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文字尚未诞生的年代。但就是这些集市,借由集体的记忆穿越了时光,最终在一代代巴基斯坦人的日常生活中驻留下来,历史、文化、传统也伴着市井的烟火气鲜活而生动地保留了下来。
如今,巴扎已经成为巴基斯坦展现给世界的又一张“名片”。来来往往的各国游客与本地商家一次次完成交易,又一次次挥手作别。人们对这个国家的印象,也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立体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