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建可持续“全球南方”

本报记者 刘 畅

近年来,“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在世界总产出中约占40%,已经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11月5日,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全球南方的可持续发展与中非合作”分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与会中外嘉宾围绕“全球南方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与可持续发展”“中非合作促进非洲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新趋势”等议题展开讨论,进一步凝聚共识,为“全球南方”的可持续发展与中非合作提出建议。

联合国贸发会议副秘书长佩德罗·曼努埃尔·马雷诺表示,当前,南南贸易总额已超过南北贸易,在世界贸易投资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影响力不断提高。“全球南方”国家能否成功融入全球经济,始终是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核心。今后,联合国贸发会议仍将积极促进南南合作,倡导南北对话,推动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

“过去20多年,中非经贸合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23年,中国与近半数非洲国家贸易额同比增幅超过两位数。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包括卢旺达在内的非洲国家踊跃参与,在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卢旺达贸易与工业部长塞巴希兹·普鲁登斯表示,2023年,卢旺达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87%以上,达到创纪录的1.31亿美元。中非合作使非洲融资难、能源成本高、粮食短缺等问题均得到了有效缓解。当前,全球经济充满众多不确定性,在这种形势下,需要更多的中非合作以及南南合作,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类挑战。

“技术、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的变化改变了全球化进程,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最大。在这种背景下,南北之间的不对称在加剧。从国际角度来看,‘全球南方’加强合作,制定更多政策,共同应对发展中将面临的挑战变得至关重要。”联合国贸发会议宏观经济与发展政策司司长阿纳斯塔西娅·内斯维塔伊洛娃说。

对于中非合作的重要意义,埃塞俄比亚前高级部长、总理特别顾问、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阿尔卡贝·奥克贝深有感触。他指出,1992年,中非贸易额仅约8亿美元,经过20多年的发展,2023年,中非贸易额已达到2821亿美元,合作领域也逐渐增多,工业园区建设、铁路互联互通、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发展,都使非洲经济更具韧性。“特别在绿色转型方面,中国已成为全球绿色转型的领导者,也尽其所能向非洲国家分享绿色发展经验,为非洲走好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技术、能力建设等切实支持。”阿尔卡贝·奥克贝说。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张威强调,近年来,中国持续扩大非洲农产品进口,为非洲农产品出口中国建立绿色通道,使鲜花、牛油果、咖啡等非洲特色优质农产品在中国市场打开销路。与此同时,今年12月1日起,中国将对原产于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适用关税税率为零的特惠税率。“中国一直是南南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支持者,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全球南方’国家的共同发展。相信随着中非关系的不断发展,中非各领域合作将持续深化,也将不断促进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张威说。

中非各领域合作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果,但非洲各国发展仍存在不少制约条件。对此,中国非洲研究院副院长王林聪表示,当前,非洲仍面临减贫、粮食安全等众多紧迫问题。从中非未来合作的发展趋势看,加强双方在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发展,将极大改善非洲自身的发展能力,能够从根本上扭转非洲当前的发展态势,真正帮助非洲实现转型和发展。

2024-11-06 本报记者 刘 畅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303847.html 1 <p> 携手共建可持续“全球南方”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