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临沂大学文学院

积极开展汉语言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改革

“新文科”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其核心在于跨学科整合和创新,将传统的文科学科与现代科技、社会需求相结合,以培养更具时代感和应用能力的人才。在此背景下,临沂大学文学院以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为出发点,积极投入汉语言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应用型高校汉语言类课程‘一二三五’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编号:Z2021292】,作为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大大增强了学院专业课程的鲜活度和时代感。

优化教学内容 打造卓越“金课”

通过研究发现,当前由于教材的编排和任课教师的沟通缺失,传统的汉语言类主干课程之间存在教学内容交叉、重复、信息量不高的问题。针对此现象,学院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做到各有侧重、有所取舍,充分彰显各课程的特色,并且主动与学术前沿相衔接,依据学科前沿动态与社会发展需求更新知识、升级教学内容,跟上学术前进的步伐,体现专业的“高阶性”,在优化打磨中打造汉语言“金课”。

挖掘思政元素 注重价值引领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课堂教学的主流趋势,也是临沂大学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汉语言类课程同样应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育人元素,为思政课程做好协同服务。

文学院积极给在校师范生灌输中国语言文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其成长为新时代优秀教师。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学院在教学中充分发挥通用语言文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解构其中的思政元素、挖掘其中的思政内涵,以提高学生在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的能力,增强其文化自信、强化其爱国情怀、树立其与中国梦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跨语言共性的学习,在跨语言比较中充分认识到汉语的魅力,不断提升对中国语言文字以及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通过充分挖掘汉语言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文学院有力筑牢学生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使学生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内在的品格,成长为新时代的优秀学生。

创新教学方式 服务学生个性化发展

文学院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形态上不断追求突破和创新,通过引入数字化教学工具,健全互联网教学平台,更好地发挥汉语言文学教育在提高文学素养、涵养文化内涵、立德树人等方面的作用。

学院努力推动线上、线下教学的协同对接,注意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的实施与有效衔接。通过“引导学习—思考讨论—信息反馈”的教学过程,强化师生互动对话,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学院积极引入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将学科前沿成果融入教学内容、将文化知识与人文内涵浸入语言类课程教学实践;通过开展线上知识分享、讨论以及学习交流活动,为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和答疑,并为学生进行知识整合和能力提升提供指导,对学生进行精细化管理;引导学生通过强化经典阅读,从经典语言、典籍、作品中探寻语言的正确阅读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兴趣。

教育数字化成功助力汉语言类课程开辟教育发展新道路,临沂大学文学院成功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瓶颈和局限,实现了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丰富其文学内涵和素养、促进个性化学习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强化实践教学 培养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在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文学院汉语言类课程注重创设链接课堂教学、课外实训一体化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强化实践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汉语言类课程突出语言理论的应用价值,强化学生语言运用训练,突出实践教学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之间的有机联系。学院教师鼓励学生先进行语料分析或者进行语言调查再进行讲解,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此外,学院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开放式社会大课堂。比如安排学生走出校园,到景点、博物馆、文献馆、方言地进行语言文化考察,搜集、评析广告用语,检查并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提升学生对语言现象的分析和探究能力;参加暑假“三下乡”实践活动或者本科生的教育见习、实习活动等,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思辨力和语文教学能力;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社团活动,参加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朗诵比赛等,提高语言文字书写和表达能力等。学院还通过搭建多渠道的实践交流平台,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完善课程评价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建立,还要有适合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既要合理公正的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又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文学院在汉语言类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构建中,将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的过程性评价纳入视野,构建一种能够全面体现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的“五位一体”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实现对学生的语言理论知识、语言应用能力、语言研究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考评和精细化评价。除了教师评价外,还涵盖学生自评、师生互评、团队同伴互评等,做到从多个方面、多个视角对学生的发展进行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

临沂大学文学院通过研究,并在多元化、层次化、递进式教学方式改革探索实践中,让汉语言类课程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有效实现了认知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目标追求,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廖颂举 周忠元)

·广告

2024-10-29

临沂大学文学院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303419.html 1 <p> 积极开展汉语言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改革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