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供给共赴文化之约

梁 瑜

近年来,从文博考古到文旅热潮,“中国风”充盈神州大地。每逢假期,博物馆里总是人头攒动;非遗工坊里,云集着海内外研学爱好者。人潮带动人气,汇成一幅流动中国的优美长卷,展现文化自信的独特魅力,折射出我国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既悠久、又厚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绽放时代光彩的基础。从《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博节目,到《逃出大英博物馆》等精品微短剧,再到依托中国历史、神话打造的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文化产品广受欢迎,不仅在于其充满中华元素、符号,更在于其中蕴含的中国精神、审美和价值观。比如,《逃出大英博物馆》将流失海外的文物拟人化,“小玉壶”等文物流离在海外仍保持着华夏的坚韧品性,令无数网友热泪盈眶。

好的文化产品,总能找到有共鸣的视角、发掘有故事的人物、展现有深度的思考。“中国风”劲吹的背后更多的是国人文化自信的回归。特别是年轻一代在中国经济腾飞中长大,有平视世界的足够底气和把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的强烈意愿。中国制造业改造升级,国货质量不输国外大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新业态迅速兴起,赋予了这种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产业支撑。

越是物质富足,精神文化需求越强烈,越要求公共文化服务能够提供更多特色化、个性化、多样化的优质产品。要看到,目前我国高质量文化供给还存在不足,文化产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适应,文化产品有数量、缺质量,抑制了文化消费。比如,博物馆热度不减,但在一些地方存在不同程度的博物馆“景点化”倾向;又如,微短剧产值巨大,但一些作品导向偏差、格调不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旨在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这就要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人性化服务理念,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比如丰富博物馆的展陈方式,让游客“看得着”更“看得好”;要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不断打开自己观察的视野,与时代共创,为时代留声;还要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增强供给的有效性,进而让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触达更多人,比如贵州出圈的“路边音乐会”、陕西开展的“一元剧场”,都让文化元素与更多人相遇,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文脉源远流长,不仅体现在流传千古的典籍里,更体现在人们日用而不觉的寻常生活中。新中国成立75年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愈走愈宽广,为民族复兴积蕴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致广大而尽精微,把每项举措做到群众心坎上,方便人们奔赴一场场“文化的约会”,筑牢的是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社会根基。

(中国经济网供稿)

2024-10-21 梁 瑜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302993.html 1 <p> 优化供给共赴文化之约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