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具助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姚 进

10月18日,伴随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做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相关工作的通知》,央行将根据参与机构需求正式启动操作,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目前获准参与互换便利操作的证券、基金公司有20家,首批申请额度已超2000亿元。

同日,央行宣布推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可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发放相关贷款。这标志着央行前期宣布的两个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均已落地。

互换便利可大幅提升非银机构融资能力,持续为股市带来增量资金。参与机构通过互换便利将流动性较差的债券、股票换成国债、央票,后者作为高等级流动性资产,可显著提高回购融资的可得性,获取的资金将用于股票、股票ETF的投资和做市。据了解,部分国有大行愿为互换便利项下相关回购融资提供便利,放宽参与机构回购融资的授信额度要求。此外,机构申请的2000亿元额度本质是央行授信,是潜在的增量资金,机构不是一次就用完,会持续为资本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作为一项制度安排,互换便利将更好发挥机构投资者资本市场稳定器的作用。一方面,工具设计有逆周期调节特性。在股市超跌、股价被低估的时候,金融机构买入意愿较强,工具用量较大;而到股市好转、股票流动性恢复的时候,换券融资的必要性下降,工具用量会自然减小。另一方面,在面临投资者赎回压力时,金融机构可采取换券抵押而非贱卖股票的方式筹资,缓解“股市下跌—投资者赎回—卖出股票—股市进一步下跌”的负反馈,抑制羊群效应等顺周期行为,发挥平滑市场、稳定预期的作用。

根据央行公告,再贷款首期额度3000亿元,规模视情可进一步扩大,这与央行此前表态一致。再贷款期限1年,可视情况展期,这为政策后续调整保留了灵活的操作空间。按照以往政策惯例,再贷款累计期限估计可达3年。同时,不区分上市公司所有制。央行此前表态,再贷款工具适用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等不同所有制的上市公司,不区分所有制,体现了对不同所有制公司的一视同仁。

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利率原则上不超过2.25%,能够有效激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回购增持股票的热情。2.25%的贷款利率对于上市企业和主要股东已是很低的利率,体现了央行方面对推动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支持力度。这也意味着,只要上市公司分红率高于2.25%,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使用贷款回购和增持股票就是“有利可图”的,预计可以显著激发其回购增持热情。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对符合政策支持范围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划定了明确条件,对其行为进行约束。同时,贷款资金“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豁免之外的信贷资金严禁流入股市等制度要求,说明防范风险同样是央行的重要考量因素。再贷款工具涉及股票增持回购、银行发放贷款、央行发放再贷款等多个环节。具体来说,申请贷款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应当开立单独的专用证券账户;金融机构要分别开立银行贷款专用账户和与前述专用证券账户对应的资金账户,监督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做到专款用于股票回购和增持。在贷款全部清偿前,资金账户不允许支取现金或对外转账。另外,央行将发放此类贷款的金融机构限定为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且贷款规模需与再贷款规模相匹配。除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外,其他金融机构不允许发放此类贷款。银行信贷资金不能违规进入股市仍是金融监管应当坚持的一条红线。

2024-10-20 姚 进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302942.html 1 <p> 新工具助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