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
近日,备受期待的一揽子增量财政政策“亮相”。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一系列政策措施力度大、针对性强,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最大力度”化债明确
9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
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宣布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举措。同时,除了已经进入决策程序的一揽子增量财政政策,蓝佛安明确表示,“我们还有其他政策工具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发布会释放出了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强烈信号。
“针对‘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的一揽子增量财政政策,精准回应了当前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展现出灵活性和前瞻性,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中央财经大学校长马海涛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杨志勇认为,“发布会多次提到加大政策力度,体现了财政应有的担当。相信这些政策履行法定程序后将充分发挥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揽子增量财政政策体现了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积极应对和长远规划,这些措施聚焦‘稳增长、扩内需和化风险’三大关键领域,释放了维护经济平稳运行、增进民生福祉以及促进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信号。”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表示。
按照安排,为了缓解地方政府的化债压力,除每年继续在新增专项债限额中专门安排一定规模的债券用于支持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外,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政策还有待履行法定程序后再向社会作详尽说明。此前,中央财政在2023年安排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超过2.2万亿元的基础上,2024年又安排1.2万亿元的额度,支持地方特别是高风险地区化解存量债务风险和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等。财政部明确这次增加债务限额置换地方隐性债务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其规模和力度值得期待。
国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夏磊认为,债务置换是为地方“松绑”,从时间、空间、结构、效率全方位地为地方政府减负。疫情以来地方刚性支出压力较大,大量财政收入用于还本付息,对公共服务、基建等方面的支出形成了“挤出效应”,债务置换可以提高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对扩内需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有效化解债务风险有利于地方政府释放出更多资源,优先用于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投资,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经济运行效率,促进结构调整,也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经济的抗风险能力。这无疑是应对当前经济挑战、保障经济安全与平稳发展的重要措施。”马海涛说。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工作有序推进,风险总体可控。杨志勇分析,债务置换从表面上看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没有变化,但置换是隐性债务显性化的过程,债务信息更加透明,有利于决策。置换过程可能还伴随着债务利率的下降、期限结构的改善。必要的债务对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是有好处的,化债不是要消灭债,而是要规范管理,让地方债管理更加规范。
“地方债风险防范化解,解决的不仅仅是地方财政正常运行问题,而且对于进一步活跃市场、提升经营主体活力大有裨益。地方隐性债的置换,意味着不少企业将因此得到发展所需的资金,一招活、全盘活,经营主体活力将因此得到更充分地释放,并逐步形成良性循环。‘下棋看三步’,增量财政政策同样需要用更系统的分析方法来看待,才能真正全面感受到财政政策的力度。”杨志勇说。
支持银行和房地产市场
在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中,“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也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财政部表示,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积极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等渠道筹集资金,稳妥有序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加核心一级资本。
发行特别国债用于支持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有过先例。财政部于1998年8月向工、农、中、建四大行一次性定向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四大行资本金。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大型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8.31%,高于监管要求,工、农、中、建、交、邮储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经营总体稳健。专家认为,在当前时点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具有重大意义。
夏磊分析,资本既影响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又是决定信贷规模的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指标,近年来金融持续让利实体经济,商业银行净息差下行,只有补充资本才能增强未来持续扩张信贷的能力。我国金融体系仍以间接融资为主,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作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加核心一级资本,可以巩固提升其稳健经营能力。
“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本金,可以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商业银行有更多的资金可以用于信贷,对整个经济来说是及时雨,有利于促进经济循环更加正常。”杨志勇说。
同时,一揽子增量财政政策明确,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政策“组合拳”主要包括,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支持收购存量房、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研究明确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政策。
“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很重要。财政支持房地产市场的一系列政策,适应构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要求,适应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总体上应该是轻税政策方向,让老百姓住‘好房子’的成本更低。专项债券项目资金收储土地,可以让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更加平稳。”杨志勇说。
对于当前各地闲置未开发的土地相对较多的问题,财政部明确,支持地方政府使用专项债券回收符合条件的闲置存量土地,确有需要的地区也可以用于新增的土地储备项目。
夏磊认为,这项措施既可以缓解专项债缺项目和资金闲置问题,又能提高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率,还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及债务压力,促进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
一揽子增量财政政策还明确,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国庆节前已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下一步还将针对学生群体加大奖优助困力度,提升整体消费能力。
今年以来,中央财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亿元,支持地方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按照全国总体3%的比例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大幅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此外,提高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下一步,我们将顺应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和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进一步加大相关领域的支出力度,更好惠及民生。”蓝佛安说。
据悉,财政部将会同相关部门从奖优和助困两方面,分两步调整完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第一步,在2024年推出以下政策措施: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翻番、提高本专科生奖学金奖励标准、提高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加大国家助学贷款支持力度。第二步,2025年提高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奖励标准。同时,还将提高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并扩大资助范围。
李旭红分析,加大对重点群体如困难群众和学生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不仅能够直接提高受益群体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机会,也有助于提升整体消费能力和社会稳定。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策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一揽子增量财政政策强调加强对重点群体资助补助、保障性住房、基层‘三保’等方面的关注力度,力求通过一系列扎实的民生举措,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马海涛说。
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效果明显,有力保障了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落实,促进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同时,今年能否实现预算目标也受到社会关注。“中国财政有足够的韧劲,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完成全年预算目标。”蓝佛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