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康养产业方兴未艾
暑期,正是森林康养旅游旺季。森林康养旅游不仅是一项休闲活动,也是山区、林区重要的绿色富民产业。
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发展森林康养是科学、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多种功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因地制宜探索发展路径
江西省遂川县五指峰森林康养基地森林覆盖率达98%,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近年来,基地在山上培植豆杉、楠木等珍贵树种,林下种植黄精、厚朴等中药材,水面打造湿地系统,每年吸引数万人次前来体验。
“森林康养旅游近年来关注度持续提升,我们面向重庆、武汉、长沙等城市开展精准营销,推出了森林酒店、森林夜游等精品项目,年接待游客已突破30万人次。”湖北文旅集团恩施坪坝营景区负责人樊涛说。
福建省三明市是全域森林康养的典型地区之一,连续4年位居“中国绿都”综合评价榜首。截至目前,该市共建成国家森林康养基地2个、省级森林养生城市5个、省级森林康养小镇18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39个。当地森林康养基地的基础配套设施相对完善,周边毗邻森林面积较大,建有不同类型的康养步道,配套森林瑜伽、休憩凉亭等场所。
森林康养是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利用森林生态资源、景观资源、食药资源和文化资源,并与医学、养生学有机融合,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的服务活动。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合理利用国有森林资源、草原资源及景观资源,开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提高林草资源的综合效益。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森林康养被列入鼓励类。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各类型森林康养基地3000余处,累计接待游客超过4亿人次。各地将森林康养纳入当地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探索产业发展路径,形成了“康养+文化旅游”“康养+医疗”“康养+体育”“康养+保险”等多种产业融合模式,推出了以森林食品、森林药材、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休闲游憩、健康教育、运动健身为主要内容的康养服务,延长了森林休闲旅游的产业链,促进了户外运动和相关设施建设,发挥了森林食品和中医药的优势作用。
专业化服务有待提升
作为体现森林生态和服务价值的新型业态,森林康养提供了更好更丰富的优质生态产品,对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好地实现生态美和百姓富有机统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伴随产业发展,短板也日益凸显,面临专业人才短缺、专业运营机构缺乏、基础设施和用地政策保障不足等困难。
湖北省蕲春县森林覆盖率达41.3%,近年来,以蕲艾为核心的森林康养产业在当地异军突起。据蕲春县副县长方敏介绍,2023年,蕲春县蕲艾康养产业综合产值达128亿元,增加值、税收均约占全县GDP和税收的20%,累计带动全产业链约30万人创业就业。
在蕲春县漕河镇南门畈,有一家面积达4500平方米的艾灸馆,每天来这里体验艾灸疗法、学习艾灸技艺的人络绎不绝。谈及困难,艾灸馆负责人朱珠表示,主要是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艾灸馆创业之初,县里曾推荐了一位从深圳回来的校长。这位校长是医学硕士背景,能力很强,但只工作了1个月就走了”。
“缺基础设施,康养基地大多地处深山老林,位置偏远,生态环境最佳的大坝里分场,距县城80公里,现有公路蜿蜒崎岖,尚未开通客运班线,游客只能选择自驾游前往,体验感稍逊;缺乏专业运营团队,起步较晚,效益较低;缺资金,无法实现全域性、深层次开发。”说起当前面临的困难,江西省遂川县五指峰林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李雅河连用了3个“缺”字。
三明市林业局国有林场工作站副站长朱业辉将当地森林康养产业遇到的困难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产业发展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强。大多数森林康养基地存在规模小、实力弱、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亟待引进有实力的社会资本打造龙头示范企业,辐射带动全域发展。二是目前森林康养产业正处在起步阶段,社会上对森林康养的认识还停留在游山、玩水、赏景阶段,对森林康养的具体内涵、养生功能等认识不够。三是专业人才队伍薄弱。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基地建设是硬件,人才队伍建设是软件,但从业人员在知识结构、技能技术等方面仍有较大的局限性,经营管理技术不成熟,森林康养职业经理人、高层次管理和策划人才十分缺乏。
“森林康养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关键环节亟待打通。”国家林草局林草调查规划院生态旅游规划设计处处长乔永强说。森林康养是对观光、休闲、养老产业的赋能业态,当前经营多数属于公益共享性质,除了前期的康养地产模式,自身缺乏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政府和市场期望的产业化尚未形成。
森林康养专业化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提升。乔永强表示,多数森林康养基地只有森林康养的牌子和森林环境,没有系统专业森林康养的服务人员和服务体系,更谈不上差异化的森林康养特色和产品体系。
合力突破产业瓶颈
森林康养诸多瓶颈如何破解?“可从推动产业融合、强化队伍建设、加大宣传推介三方面发力。”朱业辉说。比如以“全域康养”为主线,优化森林康养环境,完善森林康养步道等基础设施和基地内部服务功能,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共同参与投资森林康养产业。再比如持续丰富森林康养业态产品,持续推动森林康养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创研学、职工疗休养、健康养生等有机融合,加大体验式、沉浸式康养业态开发力度,打造多品类综合森林康养模式。
此外,林草部门可邀请业界专家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森林康养基地服务接待和人员岗位管理能力,探索完善森林康养人才共同培育机制。鼓励和支持各级森林康养基地引进先进管理理念,探索运用连锁经营、托管经营和职业经理人等现代经营管理模式,建设高素质康养人才队伍。市场拓展方面,可在节假日期间,组织各级森林康养基地开展促销活动,借助新媒体手段宣传推介森林康养课程产品。
乔永强建议,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应支持现有森林康养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康养效果的长周期观察与研究,为森林康养产品和服务提供技术支撑,以便打通森林康养对接医疗体系的主要瓶颈。他提醒,有关部门也要调整对森林康养产业化的期待,赋能旅游、休闲等相关产业发展,保障森林康养产业行稳致远。另外,要建立适合经营模式与人才教育的培训机制,完善森林康养职业认证机制,提升森林康养服务人才就业与收益的可持续性,以森林康养服务培养森林康养受众群体,筑牢森林康养服务的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