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立足优势释放低空经济潜能

陈应武 贺 雷

一段时间以来,各地扶持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北京、广州、深圳、天津等多个城市先后发布相关行动方案或征求意见稿,争夺低空经济产业的“蛋糕”。当前,我国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产业蓬勃发展,低空经济正在步入一个快速成长的新阶段。

低空经济关联一二三产业,因其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使其成为继数字经济后又一新兴经济形态,也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低空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今年4月份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增速为33.8%,到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以无人机产业为例,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无人机行业总产值突破1520亿元。目前,全国无人机生产厂家超过2200家,广东、江苏、北京、山东、浙江、上海等地已构建起一套较为完整的无人机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体系,涌现出多家头部企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这些省份通过开展低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制定企业培育和产业规划,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低空经济发展模式。

一系列政策先后出台,全方位支持低空经济发展。2021年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将“低空经济”写入国家规划。2023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把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打造成为新增长引擎。今年3月底发布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这些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使我国低空经济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我国在无人机研发制造及应用领域处于世界前列,具有先发优势,但一些发达国家加速在无人机领域战略布局和技术创新,同时通过贸易壁垒、经济制裁等手段,试图削弱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力。又如,随着空域开放力度的加大,需要高效利用空域资源,这涉及飞行计划审批、航线和时间安排,还涉及空中交通指挥等复杂环节。伴随低空飞行活动增加,特别是无人机的广泛应用,如何确保飞行安全、减少事故发生,成为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此外,各地在无人机产业发展中,缺乏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这种同质化竞争限制了产业的创新和升级,对于形成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也有一定影响。对此,应立足发展优势,找准关键问题,从多个层面解决。

一方面,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梳理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找准“卡脖子”关键技术,制定国产化替代清单,加大投入力度组织集中攻关,根据轻重缓急分类分步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发,鼓励和支持不同经营主体积极开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强化低空经济关键资源、产品和技术的出口管理,对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的要制定管制清单,确保我国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加强法规建设,增强产业发展规划。打破传统束缚,解决低空资源配置不合理、市场准入门槛高、监管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强化顶层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框架,建立权威、通畅、高效的管理协调机制,出台符合低空经济发展要求的政策法规,明晰各个主体之间的权利边界、职能责任和评价机制,规范和引导市场良性竞争、依法经营。各地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低空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实施路径,因地制宜发展低空经济。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完善升级。

此外,开拓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加强空域动态管理,灵活调整空域使用策略,满足低空飞行多样化需求。增强低空飞行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飞行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低空飞行活动安全有序。积极培育发展热气球观光、直升机游览、无人机空中摄影和摄像等,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2024-08-21 陈应武 贺 雷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9740.html 1 <p> 立足优势释放低空经济潜能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