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新生活

贺建明

一把刻刀、一块木板,凭借一项老技艺雕刻出当下幸福美好新生活,边巴笑称这是自己的自画像。

45岁的边巴来自西藏拉萨市尼木县普松乡,今年是他与有近千年历史的西藏雕版技艺相伴的第31个年头。最近,他正在西藏自治区群艺馆(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参加“指尖神韵——西藏雕版印刷文化创意展”。

刻刀飞转游走,木板凹凸间呈现出万千形象,可谓指尖生花……展览现场,边巴为市民游客展示着西藏传统雕版的制作技艺。身旁已完成雕刻的木板上,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山水树木与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形神兼备。

“2009年,尼木普松雕刻技艺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边巴说:“近年来,木刻雕版除了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也越来越被市民游客所喜爱。”他凭借雕刻技艺一年收入有5万元,过上了小康生活。

西藏木刻雕版产品一度以民族特需商品为主,其他领域很少涉及。随着西藏旅游市场日益繁荣,当代西藏雕版匠人开始挖掘利用雕版的图像和纹样内容,探索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语境中的表达路径,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生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雕刻内容逐渐向艺术产品、旅游产品延伸。

选版、涂墨、铺纸、拓印、揭取……拉萨姑娘次仁央宗将每个雕版印刷的步骤都做得一丝不苟。她开心地说:“现场观看雕版制作,亲身体验雕版拓印,比我想象中要有意思多了,书本里的知识走进了现实,可以了解更多的西藏非遗文化。”

手机壳、钥匙扣、文化衫、帆布包……一件件雕版文创设计产品,将西藏雕版转化为“带得走”的“文物”,赢得众多游客的青睐。

“我和朋友路过西藏自治区群艺馆,被馆内热闹的场景吸引。西藏雕刻技艺很有特色,传统雕版的纹样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衍生出的文创产品饱含着民族风情,让人很是喜欢。”山东游客周嘉楠说。

西藏雕版印刷不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一种精神的寄托——龙凤、双鱼、长城纹等中华传统符号与元素,在西藏雕版上随处可见。非遗技艺与文化旅游融合,让西藏雕版印刷成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媒介。

2024-08-04 贺建明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8799.html 1 <p> 雕刻新生活 </p> /enpproperty-->